2020年中考語文考練專家方案:閱讀篇
(2)
(3)
(XX年貴州銅仁地區中考試題)
(三)閱讀下文,完成1-4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解釋下列劃線詞在文中的含義。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爾而與之 蹴:
(3)鄉為身死而不受 鄉: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下列各組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婦拍而嗚之(《口技》)
b 此之謂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c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至于負者歌于途(《醉翁亭記》)
d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4.文章反復論證了一個什么觀點?主要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XX年四川瀘州市中考試題)
(四)閱讀下文,完成1-3題。
私心
倫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吏人奏記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無私若此。性質愨,少文采,在位以貞白稱,時人方之前朝貢禹。然少蘊藉,不修威儀,亦以此見輕。或問倫曰:“公有私乎?”對曰:“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1.解釋句劃線點的詞。
(1)輒叱遣之 輒:
(2)時人方之前朝貢禹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