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維護正義 遵守規則
2、查一查,我國哪些法律有傷害他人身體或生命的規定?
明確:〈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食品衛生安全法〉〈勞動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
b、教師過渡:每個人都具有基于正義的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都應當得到同等的尊重與保障。正義的第二個基本要求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學習這一內容。
(三)講解:正義的第二個基本要求是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其他基本權利。
a、情景材料分析
情景一:侵犯他人的財產權是不正義的行為。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一個◎的第二個◆情景一的內容。
提問:陳宇侵犯了陳杰的什么權利?(明確:侵犯了陳杰的財產所有權)
2、補充材料:
一天,63歲的退休工人張德新乖公共汽車出六辦事。在車上了發現一個青年人將手伸進一位乖客的口袋,他站起來拍了一下扒手說:“你干什么?”扒手立即回頭:“你喊什么?”這時另外兩個年輕人沖過來對老人拳打腳踢,老人頓時血流滿面,老人與扒手搏斗時,滿車乖客無一作聲,被扒的中年人也沒有任何“表示”。老人要求司機將車開到派出所,而扒手拿出100元錢遞給司機,司機卻將車門打開放走了歹徒。
提問1:請運用所學有關法律知識評析扒手、老人、乖客、司機、被扒中年人的行為?
明確:①扒手偷竊乖客的財物,侵犯了乖客的合法財產所有權,對老人拳打腳踢侵犯了老人的生命健康權,都是違法行為,同時也是非正義的行為。
②依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老人制止偷竊事件是敢于同違法行為、非正義行為作斗爭的表現。
③乖客、司機、被扒的中年人在違法行為面前膽小怕事、畏縮不前、客觀上縱容了違法行為,會使非正義行為擴散。
提問2:你認為怎樣才能制止類似的現象的發生?
明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和正義,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不只是執法部門的事,還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配合和支持, 我們每個人都應像那位老人一樣勇敢地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而不能像材料中的乖客、司機那樣對違法行為、非正義行為袖手旁觀、甚至有意放縱,這樣只會使非正義行為不斷擴散。使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侵害,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情景二:侵犯他人的名譽是不正義的行為
1、教師引入:名譽是一個人的名聲,是社會成員對某個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等方面的評價。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公然辱罵他人,捏造事實在背后中傷他人,道聽途說加油添醋詆毀他人,都是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為法律所禁止。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一個◎的第二個◆情景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