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維護正義 遵守規則
小結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充滿正義的社會中,而非正義行為是社會的毒瘤。只有有正義感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穩定、更和諧。有正義感,這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德。我們應該努力做到正義的基本要求:是不傷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
板書設計或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做有正義感的人(下)教學目標: 1、樹立自覺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的意識,做有正義感的人。 2、培養自覺維護正義,自覺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的習慣; 3、懂得有正義感是做人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
教學重點難點:激發學生的正義感,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知識要點: ★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要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當非正義的事情發生時,要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伸張正義、維護正義教學方法及媒體準備:
教學過程:
導入 正義,不是空洞的詞藻,它使我們的生活空氣清新,陽光燦爛。非正義不是危言聳聽,它會在我們身邊興風作浪。讓我們擦亮眼睛,注視大千世界,辨別生活中的正義和非正義。所以我們要知道社會需要正義,我們首先要了解社會生活中的正義和非正義行為。
材料分析《保送風波》:某校九年級(1)班有一個直升本校高中的保送名額,按學校規定綜合考評成績在前兩名的同學有資格參加面試。經過綜合考評,排在前兩名的小趙和小孫入圍。而面試當天,吳敏也參加了。
考場外,小趙和小孫看見吳敏走過來,兩人低聲說道:“吳敏怎么也來了,該不會是參加今天的面試吧?”“吳敏你好,你怎么來了?”小孫問道。“我來參加面試啊!”小趙和小孫面面相覷,滿臉疑惑。直到吳敏走進考場,兩人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宣布保送名額的日子到了,小趙和小孫懷著激動的心情早早來到了學校。班主任張老師走進了教室。
張老師環視了一下教室,說道:“我知道大家很關心今年獲得直升本校高中保送資格的同學是誰?現在我就宣布今年獲得保送資格的同學是吳敏。” 坐在下面的小趙和小孫兩人的表情都很吃驚,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老師,不是兩個名額嗎?還有一個呢?”小趙問道。 張老師:“只有吳敏同學被保送。” 聽到這樣的結果。兩人感到很不公平,意味著小趙和小孫名落孫山。對此,小趙忍氣吞聲,而小孫找到班主任,要求給個說法。
提問1:請同學們對吳敏、小趙和小孫三人的行為進行評價。
評價1:允許吳敏參加面試,以及保送吳敏同學是非正義的。這是不按規則、程序辦事,有失公平;
評價2:小趙面對非正義現象忍氣吞聲,選擇消極的態度,損害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利益,同時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
評價3:小孫敢于找班主任討說法,是自覺維護正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