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維護正義 遵守規則
第二個◎說明正義與每一個人的行為相關。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要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自覺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就是在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閱讀與活動閱覽人生通過欣賞《正義的力量》一文,我們看到了一位73歲的日本老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時間對日本政府侵華戰爭的罪行進行著不懈的追問。在他身上,人們看到了正義的力量。這是一種跨越國界和民族的正義力量,這力量啟示著人們,在捍衛正義的道路上,人們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義響在心中的聲音。 感悟名言通過閱讀四段名言,從不同角度感受對正義的認識。活動體驗通過《誰是正義的行為,請你仲裁》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辨別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剖析非正義行為對社會生活的危害,培養正義感。點睛之筆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知道社會需要正義,能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懂得正義的基本要求是不傷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培養正義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教學重難點及其分析(一)正確認識社會生活的正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正確認識社會生活的正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的依據:首先,認識正義是本課課標的主要要求;其次,提到正義,絕大多數學生僅僅有一些感性認識,或者說對正義的認識是膚淺的;最后,本課的落足點是做有正義感的人,正確認識了正義,是培養學生正義感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生活的正義,首先,應該認識到正義不僅表現為正義的情感和行為,還存在于正義的制度中;此外,要讓學生懂得正義的基本要求;最后,讓學生了解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二)正確認識正義制度及其作用是本課的教學難點。認識正義制度及其作用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的依據是:正義與制度有關,對九年級學生來講認識的層面要求比較高,學生理解會有困難。突破難點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讓學生懂得正義制度是建立在廣大社會成員共同利益基礎上的;二是明確我們這里講的正義制度是指我們國家制定的制度、法律和程序;三是要讓學生懂得無論是社會的合作與競爭,還是社會的公平、穩定與和諧的實現,都需要正義制度來支撐和保證;四是讓學生了解制度的正義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分配的正義、矯正的正義、程序的正義。在學習正義制度的內容時,教師必須堅持情景教學法,通過社會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讓學生去感悟、體驗;并且通過在活動中學生的參與,不斷地思考,提高學生的認識。(三)做有正義感的人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做有正義感的人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因為要求學生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有情感的要求,而且有行為的要求,這個問題的解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突破這一教學難點,首先是前面兩個重難點問題在教學過程和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中要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這樣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會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為做有正義感的人的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其次,在教學上,要注重情感教學,幫助學生認識到,有正義感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優良品德;再次,引導學生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要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學生要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最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從遵守身邊的制度規則和程序做起,再引導自覺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逐步培養學生的正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