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復習學案
c 要自覺承擔扶危濟困的責任 d 要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4、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在向白芳禮老人那樣自覺共同營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這是因為 ( )a 關愛社會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b 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他人的幫助和關愛c 我們的社會已經形成人與人相互關愛的氛圍 d 我們的社會道德水平已經很高了。 5、社會熱點分析: 材料一:XX年10月,中共xx大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10月11日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在《規劃的建議》中,有一連串有關“消除貧困”的關鍵詞:緩解收入差距擴大趨勢,繼續減少貧困人口,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和諧社會建設… 材料二:專家指出:“全面小康”不僅意味著中國要把蛋糕做的更大,而且“切”的更加公平,以更好的“惠及十幾億人口”。這就要在今后的社會經濟發展中,處理好“先富”與“后富”的關系、東部與西部的關系、城市與農村的關系,努力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2)我國為什么要強調縮小收入差距,減少貧困人口?(3)為了使蛋糕“切”的更加公平,我們能做些什么?三、拓展性訓練:1.在學習了有關正義的知識以后,我市某中學九(6)班的學生開展了一次以“堅持正義”為主題的調查活動。全班4個活動小組各自承擔了一項調查任務。他們調查的對象是學校的學生,調查方式以隨機采訪調查為主。以下是名小組的調查匯總表。小組名稱 調查項目 數據統計 經常 偶爾 從不青蘋果小組 羞辱他人、打架斗毆 18% 31% 51%探索小組 抄襲作業、考試作弊 30% 42% 28%智慧小組 闖紅燈 25% 33% 42%拼搏小組 制止或向老師反映同學中的違紀行為 12% 30% 58%(1)分析歸納:上述調查數據反映了什么?(2)下定決心:請你制定一份培養自己的規則意識和正義感的行動。(3)良言忠告:請你選擇上述調查項目中的一項向這些同學說幾句。2.某中學九(2)班存在這樣一些現象:有的同學上課總是遲到,因為他們的行動比他人慢了半拍。有的同學值日時總是借故溜掉,讓別人替他值日打掃衛生。有的同學上自習課時老愛跟別人講話,控制不住自己。有的同學拉幫結派,孤立個別同學。有的同學對某學科不感興趣,上課時看其他書籍。有的同學開始學吸煙,有的同學經常出入網吧,個別同學還有小偷小摸行為,等等。(1)觀察同學們中不負責任的現象,向他們進一言:(2)設想如果一個同學學習上極端不負責任,可能造成的后果是:(3)為了幫助這些同學,請你為該班設計兩種有針對性的活動,并就其中一種作簡要說明。(可從活動目的、步驟、內容等方面展開)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