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場景二:下午上學的時候,大河神秘地對王大明說:“我發現了一個黑網吧,放學我帶你去,你可千萬別告訴老師。”王大明陷入了兩難,究竟該不該保守這個秘密呢
承諾小劇場:讓學生分清是非,在承諾之前首先要考慮我們的承諾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規范,是否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我們承諾的意義和責任何在?
(二)、身份不同,責任不同
活動1:今天,我是誰?
活動步驟:
(1)每位同學準備5張小紙片,在每張小紙片上寫下自己現在所扮演的角色。
(2)小組交流,說一說每種角色應承擔的責任。
(3)全班交流。
活動2:將來,我是誰?
動步驟:
(1)小組交流,將來自己會扮演哪些角色以及每種角色應承但的責任。
(2)全班交流。
小結:認清人生的不同責任,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
1、每一個人都要扮演社會角色,承擔社會責任
2、必須認清自己在人生各個階段、各個方面的責任,扮演好角色。
讓學生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使學生明確個人所負有的各種責任,增強責任意識。
來源:自制
三、描 繪 未 來
以圖畫的形式,描繪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中應承擔的責任。可獨立完成,也可與他人合作完成。
拓寬學生的想象,展示自己的未來
四、作業布置:
課本p19填一填:我有哪些責任?
板書:
有承諾就有責任
責任對于你我他
身份不同,責任不同
第二課時 面對責任的選擇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一、 詩歌導入:
現實生活中,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
自愿選擇的,但我們仍然要為它們承擔責任。
我們不能因其需要付出代價而抱怨,否則,
同樣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 設計意圖:體現英雄和普通的落差
承擔責任就要認清代價,采用“啟下”的方法導出本課。
來源:自制
二、新課講授:
1、 承擔責任意味著什么
校園情景劇
要求:①請學生替這些同學作出選擇。
②說明這樣選擇的理由。
③分析承擔責任的代價和意義
方式:學生分組討論
校園論壇:吃虧的是誰?
學生可以通過辯論方式完成該環節。
引導學生能夠辯證地、全面地、正確地認識責任, 以積極的態度去選擇責任、承擔責任。
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使學生學會選擇,增強責任感,培養他們在責任面前,正確取舍、確定目標。
教學活動把對責任的認識和選擇放到
學生的現實生活中,讓學生去思考與感悟
責任的代價和意義,讓學生在模擬的生活
情境中去選擇,在選擇中去體驗,在體驗
中升華自己的責任感,以提高課堂教育的
效果。
來源:自制
2、承擔責任的好處
(1)吃虧的是誰?學生可以通過辯論方式完成該環節
得出結論:承擔責任,肩負使命,實現國家、集體、個人的和諧,體現了社會進步和人生充實
(2)校園聚焦鏡:鏡頭一:學校籃球賽缺裁判,李凡平時愛看球賽,對籃球規則也很熟悉,但球賽要持續一個月,每天課外活動時間都要進行。
鏡頭二:王立放學回家時看到教室外的走廊里到處都是紙屑,天色已晚,父母在家等他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