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承擔社會責任
(2)消極意義: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影響;會給他人、社會造
成不良后果。
5.增強責任意識
從小培養責任感,該做的事一定要做,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學會在相互沖突的責任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敢于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
6.公平合作
良好的社會應該是一個好的持久穩定的合作體系。社會生活中處處有合作,各種共同活動都需要參與者相互合作。公平是權利義務的對稱。公平的合作要求人們在合作中合理地分配利益與責任。公平的合作有利于個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職、各得其所,有利于個人的進步與發展;有利于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能夠滿足人們的合理期望,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這種合作中,人們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
7.正義、非正義
一切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促進社會進步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一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阻礙社會進步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為。這種現象常通過人們的情感和行為表現出來。
8.正義的作用、要求
正義制度是實現社會公平、穩定與和諧的支撐和保證,是實現正常競爭與合作的支撐和保證。有正義感是做人應該具有的基本品質。它首先要求是不傷害他人,第二個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其他基本權利。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要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
9.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法律建設必須從立法開始。我國正不斷制定和完善法律體系。
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設的中心環節,要求嚴格依法辦事,嚴格遵守法律。
執法必嚴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在執行法律時,必須嚴格、嚴肅,做到認真準確、不枉不縱。
違法必究是指對一切違法行為都必須追究法律責任,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四個環節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10.保障公平的制約機制
需要加強監督機制。政府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需要制度制約。對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有明顯作用。
需要程序制約。它主要通過法定的順序、方式和手續等方面來進行制約。
11.正確行使監督權
監督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合法途徑主要有信訪舉!
報制度、代表聯系群眾制度、新聞媒體監督制度。
重點難點
◆理解責任與角色的關系。應把個人和社會的關系聯系到一起理解。要注意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不同的時代責任也不相同。
◆理解代價、回報與責任的關系。懂得在很多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承擔的責任,要對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進行正確的評估,做出合理的選擇。該知識點大多出現在材料題中,更多的是聯系怎樣增強責任意識來理解。
◆把握好社會需要公平合作。公平與合作的關系是該知識點的難點。可從公平的含義和公平合作的要求人手理解。
◆能認識清楚社會需要正義。可從正義、非正義的含義、表現以及正義的作用人手理解。
◆正確理解依法治國。首先應注意在七、八年級都涉及依法治國,所以在理解時應注意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