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責任與角色同在教案
2、學生帶問題閱讀p6第一自然段。
3、教師強調責任的幾種來源:
( 對他人的承諾、分配的任務、上級的任命、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傳統習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則等)。
4、過渡:在生活中,每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認識一下中學生的角色。
(六)第五個活動:生活中的角色
1、每位同學準備五張紙,在紙上寫下自己現在所扮演的五個主要角色(子女、學生、同學、朋友和普通公民)
2、將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組,要求每個學生依次說出五個角色應承擔的責任并填寫表格,然后交流。
角 色 責 任
3、按照課本活動步驟各小組依次進行
4、小組活動結束后,全班交流活動后面的6個問題,請部分同學談自己的感受
注意點:要求營造一個溫暖、坦誠,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圍,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心里話,同時要求其他同學在聽到別人的心里話時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課后傳播。如果學生一時放不開,教師可以自己先做這個活動,引導學生放開自己。
總結: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鞏固練習:練習冊p1-6有關習題
布置作業:
1.什么是責任?責任來自于哪些方面?
2.你現在在生活中扮演著哪些角色?該承擔哪些責任?
板書:
一、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
1.責任的含義
2.責任的來源
3.我扮演的角色,要承擔的責任
第二課時
課 題: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懂得每個人應該自己對自己負責;知道負責任的表現和意義,了解不負責任的后果;
能力目標:能夠為自己負責,也為他人負責;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地認識,增強責任意識;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重點和難點:我對他人負責 他人也對我負責
教學方法: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指導、活動情感激勵法;討論法;
授課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1.什么是責任?
2.責任來自于哪些方面?
3.為什么不同的人會負有不同的責任?
通過對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要對他人負責、承擔責任。這節課我們學習誰對我負責,他人也對我負責。
板書:二.誰對我負責
二.講授新課
(一)第一個活動:誰對我負責
1.指導學生閱讀:小含忘帶作業本
小含忘帶作業本后,組長、老師、父母有何表現?
2.結合小含的事例填表
誰負有責任 責任是什么 應當向誰負責 責任的來源是什么 如果你是組長會怎么做?為什么?
3.提問學生回答
①如果你是組長會怎么做?為什么?
②誰應對小含負責?
教師總結:小含自己對自己負責,他人也對小含負責
(二)第二個活動:自己對自己負責
學生思考回答:
1. 有哪些責任是你獨自承擔的?
(分家中、學校、社會)
2. 為什么要自覺承擔責任,對自己負責?
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在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