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更迭
《詩經》中的《小雅•白華》:“彪池北流,浸彼稻田!边@是人工引水灌溉稻田。
《詩經》中的《小雅•大田》中生動描繪了用火燒的方法去殺除螟、蝗之類害蟲的情景。
西周農作物的產量大增
《詩經•周頌》中的《良耜》詩句:“獲之(zhì),積之栗栗。其崇如墉(yōng),其比如櫛(zhì),以開百室,百室盈止。”意即:“(隨著)收割莊稼的收獲聲,收獲的莊稼堆積得很多很多,堆積得像城墻一般高,一排排似梳子,打開百間房屋來貯藏,百間房屋全裝得滿滿當當!迸`生產的糧食自然都流進了奴隸主貴族的倉庫里。
《西周可燒炭火的青銅器》
鼎是古代燒肉煮物的食具,課本插圖的這件鼎,有門,為燒炭火用。從鼎形看,當時青銅器更加方便于生活了。圖右的鼎門上有一刖足奴隸人形,說明了商周奴隸制度的殘酷。
西周時期原始瓷器比較普遍,建筑上也開始出現了瓦。
[西周滅亡,東周確立]
1、西周的危機
周厲王
厲王是夷王的兒子,西周第十個國王,是一個貪婪殘暴的君主。厲王好利,他任命“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將至”的榮夷公為卿士,進一步實行專利。所謂專利,就是專山林川澤之利,把原來公有的山林川澤攫為己有,不許人民采樵漁獵。厲王實行專利,觸犯了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失掉了王室貴族和統治集團的支持,損害了廣大平民和下層民眾特別是觸犯了“國人”的利益,使他們忍無可忍,紛紛議論和抨擊厲王暴政。厲王的三年高壓統治,終于激起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國人沖進王宮,厲王狼狽出逃,參加這次起義的是以平民為主體的各階層群眾。國人暴動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的群眾性武裝暴動。殘暴的厲王統治被推翻了。
周幽王
幽王是宣王之子,他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聵的末代天子。幽王即位后,交相發生的旱災和地震使周朝的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社會秩序陷入混亂和動蕩之中;栌沟闹苡耐鯇Υ司共宦劜粏,終日沉醉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他十分寵愛美妻褒姒,在其生下兒子伯服以后更加寵愛她。他廢了原皇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后,伯服為太子。史官伯陽對幽王廢嫡立庶的行徑評論說,看來這次周朝已釀成了亡國之禍,誰也無法挽救了。幽王和褒姒不僅竟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而且還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幽王窮奢極欲,提拔擅長逢迎拍馬、鉆營私利的虢石父為卿士,加重剝削,激起民眾的普遍不滿。申侯對自己的女兒申后被廢十分惱怒,他聯合繒(zèng)國,勾結犬戎族對幽王大興問罪之師,共同進攻周朝都城鎬京。幽王雖然烽火報警,但各國諸侯害怕再次被戲弄,都沒有發兵前來勤王。鎬京被攻下,幽王帶褒姒逃到驪山山麓被戎人殺死,褒姒被擄。從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殺,統治了約二百五十年的西周王朝就這樣滅亡了。
2、東周建立
周平王東遷洛邑
周幽王死后,各國諸侯與申侯、繒侯商定,把太子宜臼從申國迎立為周朝天子,這就是周平王。鑒于鎬京已殘破不堪,又處于戎人的威脅之下,周朝兵力不強,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各國諸侯的幫助下,丟棄宗周,東遷洛邑。因洛邑在鎬京以東,故稱東都,史稱東遷后的周王朝為東周。
總結:1、夏商西周的滅亡,給了我們什么樣的教訓(我們應吸取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