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2
三、統一疆域(板書)
(再看《秦朝疆域圖》,標出秦朝疆域四至點:東—東海、西—隴西、南—南海、北—長城一帶)
秦朝疆域廣大,東到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到南海,人口二千多萬。秦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課堂小結
(再看“秦始皇圖”)
秦始皇順應歷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統一,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我國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歷史人物。這幅秦始皇畫像是根據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圖繪制的,它畫出了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風貌和神韻。畫像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虎視眈眈,一手指前方的威嚴而又傲慢的神態,流露出了當年威征六國、一統天下的勃勃雄心:他頭戴冕旒(miǎn liú)(冕是古代帝王所戴的禮帽,旒是禮帽前后垂掛的玉串),身穿龍袍,腰佩寶劍,這身打扮顯示了他那唯我獨尊、君臨天下的帝王身份。唐朝大詩人李白寫過一首頌揚秦始皇的詩,詩中寫到:“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正是對這幅畫像的生動寫照。
秦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秦統一是中國古代史上的大事,本來給秦朝經濟恢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但結果如何呢?同學們將在下一課學習中得到答案。
鞏固練習
1.思考題: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對后世有深遠影響?
2.課后練習(略)
課后作業
思考題:就所學史實,如何客觀評價秦始皇?
第2課 陳勝吳廣誅暴秦
一、課程目標
(一)內容標準
知道陳勝、吳廣起義。
(二)教學內容
1.知識與技能
學生應掌握的知識:秦的暴政表現;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張楚政權的建立;項羽、劉邦起義與秦朝的滅亡;楚漢戰爭;漢朝建立。 -
結合秦末農民戰爭形勢圖和楚漢戰爭形勢圖,培養掌握歷史地圖的技能。
2.方法與能力
通過對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的學習,學到一定的綜合、分析和歸納能力;通過分析曾經一統天下、強大的秦王朝僅存在了XX年就走向了滅亡的原因,使同學們能夠在開展討論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學會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從而培養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陳勝、吳廣起義的學習,認識到這次起義的偉大的歷史意義:它推翻了秦朝的殘暴統治;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力量,而它的首創精神,激勵了后世人們對殘暴統治的反抗斗爭:
二、教學要點
重點: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戰爭。
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領導的農民戰爭性質的變化。
教學過程
師:經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在戰國七雄中,秦是笑在最后的國家,但秦是不是笑得最好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 課 陳勝吳廣誅暴秦”(板書)
師: 秦統一后,秦王嬴政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自稱“始皇帝”。妄想從他開始能千秋萬代地傳下去。他能千秋萬代地傳下去嗎?
生: 不能,因為他的暴政,使秦王朝只存在短短的 15 年就滅亡了。
一、秦的暴政——滅亡的根本原因 (板書)
師(問) :秦的暴政體現在哪些方面?哪位同學能通過閱讀教材,把它概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