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問:那么諸侯又是怎樣對其國內進行有效統治的呢?
諸侯往下也按照同樣的原則把本封地內的民眾和土地逐級分封給卿大夫、士。士以下沒有土地,不再分封。這樣,周王就通過分封制建立了嚴格的等級從屬關系。
問:分封制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
(學生自由討論,然后發言)編制起由中央向四方擴散的控制網絡,打破了夏商時期眾邦林立的狀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西周的影響不斷擴大,密切了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問:分封制能保證周王對廣大疆域的統治永遠牢固嗎,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回答) 西周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由于當時的社會經濟落后,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和交通不便,諸侯國與周王室之間有相距太遠,彼此的政治經濟聯系日漸減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統一只是一種松散的統一,日后必然逐漸導致諸侯割據狀態的出現。
小結:請同學們對照分封制的內容,畫出西周分封制示意圖。
好,我們知道從夏開始,我國開始進入國家和階級的時代,中國也開始不如文明時代。那么,在當時,社會上有哪些階級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當時的社會結構是由貴族、平民和奴隸三部分構成的。
問:那么當時的社會又是以什么依據來確定貴族、平民和奴隸的等級身份的呢?
(學生討論、回答)以血緣的親疏關系為依據。
問:那么以血緣的親疏關系區分尊卑等級又是依據什么制度呢?
(學生回答)就是分封制。
[貴族、平民和奴隸]
問:什么人屬于貴族、平民和奴隸呢,他們各是做什么的,他們最主要的區別是什么?
(學生回答)貴族是統治階級,平民和奴隸都屬于被統治階級;平民與奴隸也有很大的區別。平民是社會的主要勞動者,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一般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和家庭副業,擁有一些私有財產,他們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主要勞動者。奴隸主要來源于戰俘和觸犯刑法的罪徒,是“會說話的工具”,完全隸屬于奴隸主階級,毫無任何社會地位、人身自由和私人財產。他們被隨意買賣和殺戮,沒有任何人身權利和保障,奴隸主不僅可以隨便對他們使用暴力,甚至可以隨意殺死他們而不受到任何懲罰。指導學生看書上的圖,讓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當時的奴隸所受到的殘酷剝削和壓迫。
[活動時間]請同學們根據我們所講述的內容,設計一幅“西周社會網絡示意圖”。
問: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必然會引起平民和奴隸的強烈不滿,反抗就會接連不斷,那么奴隸主貴族又是以什么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的呢?
[軍隊、刑法與禮儀教化]
問:夏商西周這些國家為什么要建立軍隊,制定刑法。
(學生回答)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
問:那么你能知道當時施行過哪些刑罰嗎?
(指導學生看書上的圖)墨面、割鼻、斷足、斬首等。
為了配合暴力鎮壓,統治階級還加強了禮儀教化,起著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每個貴族從生到死、從人事到祭祀、從日常生活到政治活動,都處在與其身份相適應的禮樂之中,享受它的特權,而“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規定,則表明了“禮”只適用于奴隸主階級,平民與奴隸被排除在外,“刑”則專門對付平民和奴隸,所以這一規定已被包涵在奴隸主貴族所享受的特權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