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征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觀察、討論,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舉例說明理解生物和非生物,會比區分生物和非生物
能力目標:在觀察、討論和分析的活動中,逐漸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
維、分析綜合的能力
德育目標:在了解我國生物資源和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狀況的基礎上,逐漸培
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家鄉、珍愛生命的情感和
逐漸增強振興祖國和改變祖國面貌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重點難點:①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創設問題情境1、請每名學生說出一種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能重復)。學生回答(專心致志,踴躍參加,氣氛活躍,)2、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們是怎樣區分它們的?二、導入新課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樣將不同的生物區分開來?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生物的特征(板書課題)三、探究新知1、展示實物:魚(在魚缸里)、石頭、菊花(帶有枯枝)等。2、提出問題:觀察并區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總結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嗎?3、設疑自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并思考下列問題:(1)什么是生物?(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3)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生命?怎樣區分生物與非生物?人是生物嗎?珊瑚蟲是生物嗎?菊花的桔枝是生物嗎?拖把、掃帚是生物嗎?粉筆是生物嗎?(4)說一說觀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觀察和分析插圖,獨立思考和總結,培養學生學會讀書、學會識圖、學會觀察、學會聯系實際歸納總結。4、解疑合探學生獨立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討論共同解決,最后教師點評總結。點評要點:(1)有生命的物質稱為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如……;②生物能進行呼吸,如……;③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如……;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如……;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如……;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根據某一物體是否需要營養,進行呼吸、排泄、生長和繁殖,對刺激做出反應等特征,來判斷其是否是生物。(3)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的方法有:肉眼觀察;借助顯微鏡、放大鏡等儀器觀察;利用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等工具觀察;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觀察不同于一般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及時記錄實驗結果;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有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設計意圖:讓學生各抒己見,共同學習,開闊視野,共同提高,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結合實際歸納總結能力。5、質疑再探文本知識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對于生物的特征,你還想知道哪些知識?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生物現象你有疑惑,不能很好的解釋,提出來,大家一起探究。引導學生回顧學習內容,鼓勵學生大膽說出來疑惑:教師為質疑做準備:如:區別生物與非生物,舉例說明生物的特征。(1) 生物是一個物體的集合,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后代。(2) 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