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人體內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
[出示]:測量血壓的照片。
[小故事]:17世紀英國人海爾斯做了一個實驗。他先把兔腿結扎,切開動脈,插上銅管,再連上一支直立的玻璃管。然后將結扎解開,于是血液流入玻璃管,形成高達2.5米的血柱(即比兔仰臥時的心臟高出2.5米)。這證明血管中的血液是有壓力的。
[講述]:在血液循環中,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叫做血壓。
[自學]:有關血壓的內容,說出18.7/12kpa的意義。
[提問]:你聽說過高血
很有興致地進行計算:按心率75次/分計算,體內全部血液循環一遍需要0.76分鐘,一天內循環1895次,一天內心臟泵出的血液總量為7560升。
認識到冠脈循環是給心臟本身輸送氧和營養物質并運走廢物的。
立即反映出這是測量血壓。
饒有興趣地聽小故事,了解早期科學家對血壓的認知實驗。
通過閱讀和平時的日常生活知識,能說出這個人的收縮壓為18.7kpa,舒張壓為12kpa。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壓嗎?知道什么是高血壓嗎?
[補充]:世界衛生組織在1999年將判斷是否患有高血壓的標準規定為收縮壓≥18.7 kpa和舒張壓≥12kpa,成年人高血壓診斷都應依照這個標準。
[課后延伸]:了解你的父母、祖父母是否患有高血壓。調查他們的不良生活習慣,收集有關高血的危害和高血壓與生活習慣相關的資料,以理服人地向他們提出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的合理化建議。 自由發言,把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知識、經驗說給全班同學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