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作用(附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知識:
(1) 通過實驗觀察說出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2) 識別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結構基礎――根毛;
(3) 理解并能闡述植物細胞及根毛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4) 說出氮、磷、鉀對植物生活的意義;
(5) 說出無土栽培的要領和發展前景。
2.能力:
(1) 通過演示實驗、過程分析,嘗試從現象到本質、從宏觀到微觀分析問題,鍛煉并運用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通過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運用科學探究的技能;
(3) 通過對無土栽培資料的收集和學習,參與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主探究,感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提高對自我價值的認識,迸發創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思考〗
1.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根毛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過程是這一節的教學重點。因為根是通過根毛完成吸水功能的,而根毛細胞是植物細胞的一種。所以只有理解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才能由此及彼,推理出根毛吸水的原理。
(2)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是這一節的難點。因為:這部分內容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學知識,而初一年級的學生此時還不具備這些知識,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且這部分內容相對抽象,教師如何形象簡明地使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故成為教學難點。
2.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
(1)通過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實驗使學生先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后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討論分析及多媒體課件的輔助,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
(2)從感性知識入手,充分利用初中學生已經具有判別溶液質量分數大和小的生活體驗,精心設計實驗,進行觀察對比后得出結論,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課時分配〗
本節教學時間為2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課前準備〗
〖設計思路〗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在生活實踐及小學的自然課中,已對“根的吸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本節內容將從更深的理論層次來探討“根的吸收作用”這個問題。
由于根是通過根毛完成吸水功能的,而根毛細胞是植物細胞的一種。所以只有理解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才能由此及彼,推理出根毛吸水的原理。而這一部分內容對于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較抽象的,且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學知識,而初一年級的學生此時還不具備這些知識,所以,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故在教學中從感性知識入手,充分利用初中學生已經具有判別溶液質量分數大和小的生活體驗,先通過演示實驗講清“溶液”“濃度”的含義,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同時,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使知識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潛能。
此外,通過近一學期的學習、實踐,同學們已學會和體驗了探究性實驗的一般科學方法和過程,因此,學生完全有能力對“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進行自主探究,設計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實驗方案來。
由于我校具有較好的硬件設施(每個班級都配備多媒體,有生物多媒體教室,且實驗室設備較為完善),所以,這節課中有很多知識點都可以通過實驗展開,讓學生從感性知識入手,進行觀察、對比后得出結論,同時輔以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認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發展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