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有理數的加法2
(5)5+(-5) (6)0+(-2)
解:略
注意:有理數加法與非負有理數加法的聯系與區別;運算時先定符號再計算。
練習:第33頁1-2題。(其中第1題讓學生上臺板演計算過程,教師給予點評)
(四)、變式訓練,熟練技能
例2、選擇一對有理數填空:( )+( )=-2
例3、是否存在有理數,使得5+( )<5,如果存在請填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有理數;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例4、有意義的實際問題可抽象成數學式子,那么數學式子能否賦予一定的意義呢?請你給數學式子(+4)+(-3)賦予3個不同的意義的問題。
(五)、小結反思,形成知識
今天我們從生活現象出發,討論了有理數加法法則,現在來回顧一下,通過本課學習,你有何感受?
(1)實際問題 → 數學表示 → 運算法則 → 解決實際問題。
(2)本課所用的思想方法:分類思想、化歸思想。
(3)數學與自然、社會有密切聯系,在善于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要善于給某一數學式子或圖形賦予它不同的意義。
(六)、任務后延,自主研究
(1)第35頁練一練 計算:
(2)請聯系生活和生產實際,給數學式子(+20)+(-30)賦予不同的意義,提出盡可能多的問題并解決它。(此題僅供課外思考)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次新的嘗試,在設計理論上努力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展開學生思維,提練數學問題,使學生自然進入學習狀態,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比較踴躍,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教學情況自我感覺較好。
不足之處:因擔心教學時間不夠,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多,有些結論是教師直接給出的。
六、案例點評:
《有理數加法》一課是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師對本課的設計比較合理,讓學生自然進入教學中,經歷了提練數學問題的過程,體現了新的教學理論,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為學生提供現實有趣的素材、提供交流的時間與空間,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也給其他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啟示與借鑒。
上一篇:案例:有理數的加法
下一篇:2.4 有理數的加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