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和孩子》《蟋蟀在時報廣場》學習要點
4. 找到了,是因為他自私地趕走了孩子。
5. 不知道巨人已經改變了。小男孩眼里充滿了淚水,沒看見他。
6. 悄悄來到了小男孩的身后,雙手輕輕托起孩子放在樹枝上。“悄悄”“輕輕”表明巨人怕嚇著小男孩,非常喜愛孩子的心情。
7. 側面寫出巨人的巨大變化。
8. 表明了他不要拒絕孩子,不再自私的決心之大。
《蟋蟀在時報廣場》
1. 蟋蟀是進入城市后得以發展的鄉村流浪歌手的象征;老鼠和貓是城市流浪漢的縮影;
2. 描寫的是蟋蟀在時報廣場上做告別演出的情景,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方法。側面生動的寫出了蟋蟀切思特的表演好。
3. 開始收留蟋蟀是家里窮,什么玩物都沒養過,想養著玩,也是愿意幫助流浪者;后來想放掉他,是因為馬里奧明白了蟋蟀的心思,非常同情他,愿意讓他恢復自由,表現馬里奧的善良。
4. 在蟋蟀看來榮譽雖好,卻使人疲倦。他失去了自由,他的演唱要受人的安排。
5. 老鼠塔克在蟋蟀被關禁閉時,拿出自己拼命掙來的積蓄贖出蟋蟀,又幫助蟋蟀演奏節目,指導蟋蟀學習人類音樂,表現他樂于助人和他絕不放過賺錢的機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