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文二則《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戴震難師》導學案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讀文正音
旃 璘 亡何
敦 立券 輦
2、朗讀指導,畫出下列各句的停頓。
(1)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2)蔡召其子至。
(3)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 (4)且父未嘗語我也。
(5)卒輦而致之。
3、解釋文言字詞
亡友: 敦 風義 : 千金:
寄之: 立券: 致之:
亡何 : 未嘗語我:
4、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內容。
二、深沉感悟,剖析重點文言句。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表現了友人對蔡勉旃的絕對信任?
2.文章題目是“蔡勉旃堅還亡友財”,哪里體現了“堅”字?
3.蔡勉旃召友人之子,準備將銀子還給他時,友人之子“愕然不受”。這表現了友人之子什么樣的心理?這對表現蔡勉旃有何作用?
4.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
(1)蔡勉旃的“笑”有什么含義?
(2)從“券在心,不在紙”這一點看,蔡勉旃這個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3)“券在心,不在紙”是什么意思?在當今社會,你是否贊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
(4)什么叫“一諾千金”,中學生如何講誠信?
拓展延伸
收集古人講“誠信”的小故事或名言警句說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
預習重點:《戴震難師》
解題:
本文選自《戴東原先生年譜》,這是一部按年月記載戴震生平事跡的書籍。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語言文字學家。字東原,安徽休寧人。《四庫全書》的纂修官之一。段玉裁是他的學生。
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訓詁學家、經學家。字若膺,號懋堂。江蘇金壇人。乾隆舉人,官至四川巫山縣知縣。所著《說文解字注》是研究文字訓詁學的重要參考書。
自主學習,把握內容
3、 自讀課文,根據課文注解和工具書給不認識的字詞注上拼音。
4、 大聲朗讀課文,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根據課文注解和工具書嘗試解釋每個字的意思,并嘗試用自己的話把每句的意思表達出來,把自己認為是重點的或者自己不明白的內容補充在后面的橫線處,以便在展示的時候寫在黑板上。別忘了把你的學習成果在小組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