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文二則《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戴震難師》導學案
二、學習過程:
【感知課文】
1、記一記
《戴震難師》選自《 》,作者 ,字若膺,號懋堂, 朝語言文字學家、經學家,江蘇金壇人。他是戴震的學生。戴震,字東原,清朝的思想家、語言文字學家,清朝乾隆時候舉人,做過四庫館的纂修,賜同進士出身。戴震是清朝的大學者,他在聲韻方面、歷算方面、地理方面、經學方面,他都有淵博的論述,給中國的考證學,樹立了登峰造極的境界。文章寫了戴震讀私塾時難住老師的故事,表現了少年戴震 的精神。
2、讀一讀
①學生讀課文,不會讀的生字詞劃上記號。
②組內相互討論,查閱工具書和結合下面注釋解決字詞的讀音。
③嘗試練習讀準下列生字詞的字音。
蘊蓄( )就傅( )塾師( ) 師應之( )幾二千年( )朱熹( )
④學生再讀課文,注意文中的停頓。
⑤請2-3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仔細聽后指出他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⑥開展小組朗讀比賽。
3、譯一譯
①以組為單位,借助書下注釋,工具書,把文章口頭翻譯一遍,遇到疑難問題先與小組討論,如果不能解決就舉手與全班同學和老師一起商討解決。
②指名學生口頭翻譯。
③嘗試練習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是年( ) 乃能言(乃: 言: ) 何以( ) 述之( )
應之曰( ) 相去幾何(去: 幾何: ) 此非常兒也( )
無以( ) 就傅讀書(就: 傅: )
日數千言不肯休( ) 幾二千年矣( )
蘊蓄( ) 然則( )
④翻譯下列句子
(1)就傅讀書,過目成誦,日數千言不肯休。
(2)此何以知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
(3)然則朱文公何以知然?
(4)師無以應,曰:“此非常兒也。”
第三課時
【探究課文】
1、《戴震難師》寫了戴震哪幾方面的內容?其中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你認為這些對于戴震日后成為大學問家有什么作用?你認為這幾方面的內容,哪些方面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