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
這一刻,
參考答案 1.(1)表現總理爭分奪秒,迅速趕赴地震災區,指揮抗
震救災,與人民并肩而立的崇高精神。(2)一個“但”字,語意轉折,把成都市民雖遭余震威脅卻不顧個人安危,心系災區、鮮血救人的優秀品質展現在讀者面前。2.“心與心的關懷和交融”或“心心相扣,并肩而立”。3.(1)選材:選取地震發生后的多個典型材料和生動細節,反映從中央到地方,從軍隊到百姓,從官員到群眾,萬眾一心、并肩而立抗震救災的感人場面。(2)結構:文章連用6個排比段,反復強調“這一刻”有無數國人與災區人民并肩而立,從而形成強烈的情感沖擊力。4.例如:校園中,老師和同學們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款,為災區群眾線上一份愛心。
六、作業布置(2分鐘左右)
景物描寫片段。(自命題)
板書設計:
難登地球之巔
郭超人
24 真正的英雄
里根
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內容。
[2]品味關鍵語句含義,領悟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情境創設:
利用圖片或多媒體展示航天飛機圖片,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概括: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發射升空70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挑戰者號”爆炸后,美國舉國哀悼,世界震驚。當時美國總統發表了全國性的電視講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充滿力量的演講《真正的英雄》。
二、展示目標:
[1]熟讀課文,理清思路,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朗讀課文,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三、自學指導一
借助工具書或結合注釋讀懂課文,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感受文章動人心魄的力量。[文章以情動人,以情感人,自然流露肺腑之言,教師適當引導,學生最好能說出感動理由即可]
四、質疑答疑:
問題設計 :理解下列句子含義:
1.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2.我們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生命的歸宿。
(這一環節讓學生抓住主要語句,進行語言積累,進行個性化閱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專項訓練:
1.字詞
哀悼(dào )鍥而不舍(qiè ) 勛章(xūn ) 錘煉( chuí) 陰霾(mái )孜孜不倦(zī )
企求(qĭ ) 凝聚(níng ) 戰栗(lì ) 拓荒(tuò ) 彌補( mí ) 不朽(xiŭ )
2.詞語積累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鍥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樹:建立(功績)。
錘煉:磨練。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夢寐以求: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希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