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
5.作者說“物質的美和精神的美時刻都在伴隨著你”,作者認為“物質的美”指的是什
么?“精神的美”指的又是什么?
6.作者認為探險是“不能用成敗來評價的回歸”,回歸到哪里?為什么“不能用成敗來
評價”?
7.文章的末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綜合訓練答案 一、yín shuāng mián sǒng lǐn liè 拽 癲 履 莽 忡忡 二、跚-姍 秧—怏 母-毋 嬴-贏 三、1、以擬人化手法寫出挪威國旗似乎在炫耀威力,顯示威風。 2、①吞食 ②極度疲勞 3、話講的很亂,沒有條理。 4、比喻虛幻的事物。 四、1、議論 2、敘述 3、描寫 4、議論 5、抒情 五.1.⑴所有這些“指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雖然失敗了,但其心靈經受了考驗,變得無比崇高。 ⑵用意在于強調斯科特等人身上所表現出的精神品質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被磨滅,將成為人類永久的精神財富。 2、恰當。因為斯科特一行的南極探險雖然失敗了,但人類征服南極這個生命幾乎難以存在的、環境極端惡劣的地區,是超越極限的偉大創舉,所以用“偉大”來修飾“悲劇”是恰當的。 3、作者認為重要的不是讓世人了解誰最先到達南極,而是這歷史事件背后的英雄人物給人的精神上的啟迪和震撼。在斯科特身上,正體現了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精神。六、最古怪的是“吃一塹,長一智”,連“塹”也講究“吃”,你說中國人思維中有多少是不能吃的?“吃一刀”、“吃不消”,碰上就倒霉,連“秀色”也是可以餐的,如譯成外語,豈不嚇壞老外?七1、(1)成就;功績(2)阻止(3)因羞愧而汗發于顏面,泛指羞愧(4)扼殺;壓制 2、(1)漂浮(2)寬厚(3)嬌慣(4)信仰 3、路途之漫長,行程之艱難 4、略。提示:主要從人與人之間的自私冷漠的關系入手舉例即可。 5、“物質的美”是指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遠鏡觀察的神圣的峰巒,在過去的7天里,你曾經依靠自己的奮斗,真正投入到過它那父親般(寬厚)的懷抱里。“精神的美”指的是精神上的凈化,意志得到鍛煉。 6、回歸到自然去。因為雖然會遭到失敗的命運,但精神上的收獲卻是巨大的,所以不能用成敗來評價。 7、強調、突出此行天山探險的意義。
22 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學習目標
1.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用心理描寫塑造人物,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在熏陶感染中引導學生體味生命的意義,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
教學重點
學習用心理描寫塑造人物,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難點
在熏陶感染中引導學生體味生命的意義,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
課時安排 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