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第一課時:自信一族
1、閱讀教材第18頁思考
同學們,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教材第18頁“羅丹塑像”的故事,請大家思考:在眾口一詞的批評與反對意見面前,羅丹為什么能夠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
教師分析:羅丹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是對自己的肯定和信任,他堅信自己是對的,那樣做一定能行。同學們,假設你自己在那種情況下,你會怎么辦?
那么,同學比較一下,羅丹和你在對待別人的評價時有什么不一樣?
羅丹是十分自信的,相信自己行,這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力量。一句“我能行”,讓我們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態度。每一個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通過比較,你認為你是一個自信者嗎?
2、學生活動:發現我的“我能行”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開發的金礦。回首走過的成長之路,每個人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都說過很多的“我能行”:比如,有的同學說:勤學苦練,我能行,唱歌跳舞,我能行;;打球下棋,我能行;做風箏,我能行;等等,回首走過的成長之路,請把你的“我能行”填在下面的空格內。
組織學生閱讀、填寫教材第19頁上面個虛框的內容同學們,請把你寫的“我能行”和大家一起分享:
與其他同學相處好,我能行;孝敬父母,我能行;做好英語練習,我能行;科學生活,我能行;學習電腦,我能行;鍛煉身體,我能行……
教師分析:
同學們,請大家想一想,在你的經歷中,有沒有讓你感觸最深的“我能行”呢?可以四人一組討論一下,相互說說你感觸最深的“我能行”是什么?一組選出一個代表進行發言。(學生發言……)
也許你覺得我能行,只是還沒有去做;
也許你覺得我能行,果然就能行;
也許你覺得我能行,可是還沒有成功;……
同學們,在我們所經歷的許多次“我能行”中,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朗讀教材19頁--“我能行”)
教師分析:導入 “自信”概念講解:聽了大家剛才的發言,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我能行”,把這些“我能行”歸結起來,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為“我能行”,情感上體驗到“我能行”。也許你覺得我能行,你可能就行,“我能行”三個字有著一種神奇的力量,引導我們逐步走向一個個小小的成功,漸漸地成長、成熟起來。當它成為一種信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悄然沉入我們的心底的時候,我們也就真正的長大了。而這種催人奮進的“我能行”的態度就是自信。同學們,現在你們能不能說一下什么是“自信”呢?
提問:什么是“自信”呢?
教師歸納: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指我們人對自己的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夠做成功某件事,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這就是自信的含義。
4、閱讀教材第20頁“自信者的風采”
同學們,你想成為一個自信的人嗎?讓我們先觀察一下自信者的風采吧!
自信者在言談、舉止、為人處世方面的特點:自信的人共有的特征:活潑、坦誠、虛心、大度、 輕松、言行一致、開放、 幽默、勇敢、果斷等。
在你的生活中,你所知道、了解的人中,有沒有很自信的人,大家想一下,他們言談、舉止、為人處事上有什么特點,四人一組交換一下意見,每組選出一人上臺,展示自信者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