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教師分析
第26頁“原一平的成功事例”并進行:“自信者’’有什么樣的“魔法’夠讓他們走向成功呢?請同學們看教材第26頁原一平的材料。
在幾乎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原一平每天清晨從公園長椅上“起床”,就向每一個他所遇到的人微笑,并且這微笑永遠是那樣地由衷和真誠,充滿自信,想一下是什么樣的心理品質使他能做到這一點?樂觀。他相信將來他自己能夠成功。對生活、工作、人生永遠保持樂觀的態度。正是因為樂觀,才會使他(原一平)在艱苦的環境中仍然對自己信心百倍,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對于結果不甚明朗的事情,自信的人能沉住氣,相信自,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使目標逐漸清晰,對完成任務充滿信心,對完成任務充滿希望。面對問題和失敗,不輕言放棄,而是輕松地告訴自己,我又找到了一個遠離失敗接近成功的通道。最后原一平成功了,他的微笑被稱為“全日本最自信的微笑。”除樂觀之外,原一平能日復一日,長期保持這種微笑不變,這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品質呢?持之以恒,也就是專注。他堅信自己能夠成為優秀的保險推銷員,目標明確并為之而努力,全力以赴,直至成功。自信的人對人對事能保持客觀,目標明確,主次分明,不會感情用事,不被與任務無關的事情所干擾。在完成一項工作時,心無雜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這樣的人就有希望成功。
“好奇”會推動人不斷努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取得成績和有所突破,而且自信的人更看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計較功勞的大小。他們的快樂不是來自于表揚和嘉獎,而是來自于絞盡腦汁攻克難關后的豁然開朗,這是一種精神的興奮與喜悅,是激勵自信者不斷思考、不斷奮斗的動力。至于其他東西例如成功后的榮譽與獎勵,他們并不看重。比如,愛因斯坦把獎金支票當書簽,居里夫人把榮譽獎章給孩子當玩具。如果沒有好奇的心理品質,就不會對工作有真正的興趣,更容易關注工作之外的一些東西,比如名和利,也就不會去努力爭取勝利。
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自信有助于成功,自負和自卑卻會阻礙人們走向成功。
自信有助于成功,因為:
擁有樂觀的心態,就會使人在面對問題和失敗的時候,不輕言放棄,會想方設法創造成功的條件。
好奇心,會推動人不斷努力、奮斗、拼搏,更注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取得成績和有所突破。
專注,對人對事能保持客觀,目標明確,主次分明,不會感情用事,不被與任務無關的事情所干擾,心無雜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
課后故事集錦
1、他的名字叫班•符特生。卡耐基是在喬治亞州大西洋城一家旅館的電梯里碰到他的。在卡耐基踏入電梯的時候,注意到這個看上去非常開心的人,兩條腿都斷了,坐在一張放在電梯角落里的輪椅上。當電梯停在他要去的那一層樓時,他很開心地問卡耐基是否可以往旁邊讓一下,讓他轉動他的椅子。“真對不起,”他說,“這樣麻煩你。”——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露出一種非常溫暖的微笑。當卡耐基離開電梯回到房間之后,除了想起這個很開心的跛子,什么其他別的事情都不能思考。于是去找他,請他說說他的故事。 他微笑地告訴卡耐基:“我砍了一大堆胡桃木的枝干,準備做我的菜園里豆子的撐架。我把那些胡桃木枝子裝在我的福特車上,開車回家。突然間,一根樹枝滑到車上,卡在引擎里,恰好是在車子急轉彎的時候。車子沖出路外,把我撞在樹上。我的脊椎受了傷,兩條腿都麻痹了。”“出事的那年我才二十四歲,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走過一步路。” 才二十四歲,就被判終身坐著輪椅生活。卡耐基問他怎么能夠這樣勇敢地接受這個事實,他說:“我以前并不能這樣。”他說他當時充滿了憤恨和難過,抱怨他的命運。可是時間仍一年年過去,他終于發現憤恨使他什么也做不成,只會產生對別人的惡劣態度。“我終于了解,”他說,“大家都對我很好,很有禮貌,所以我至少應該做到的是,對別人也有禮貌。”卡耐基問他,經過了這么多年以后,他是否還覺得他所碰到的那一次意外是一次很可怕的不幸?他很快地說:“不會了,”他說,“我現在幾乎很慶幸有過那一次事情。”他告訴卡耐基,當他克服了當時的震驚和悔恨之后,就開始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他開始看書,對好的文學作品產生了喜愛。他說,在十四年里,至少念了一千四百多本書,這些書為他帶來嶄新的境界,使他的生活比他以前所想到的更為豐富。他開始聆聽很多音樂,以前讓他覺得煩悶的偉大的交響曲,現在都能使他非常的感動。可是最大的改變是,他現在有時間去思想。“有生以來第一次,”他說,“我能讓自己仔細地看看這個世界,有了真正的價值觀念。我開始了解,以往我所追求的事情,大部分實際上一點價值也沒有。” 看書的結果,使他對政治有了興趣。他研究公共問題,坐著他的輪椅去發表演說,由此認識了很多人,很多人也由此認識他,今天,班•符特生——仍然坐著的輪椅——是喬治亞州政府的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