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1
給自己設計一個自立能力培養(yǎng)計劃。
八.補充正文
1、自立的含義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表現:自立意味著要獨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著要離開父母、老師的庇護,自主地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意味著要靠自己的雙手去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創(chuàng)造多彩的生活。
2. 為什么要自立?
(1)我們終究要離開家庭和學校的呵護,走進社會,經風雨、見世面。如果不能從小儲備自立知識,鍛煉自立能力,培養(yǎng)自立精神,就難以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
(2)在學會自立的過程中,我們的生活能力、心理和道德品質都會得到鍛煉。如學會自尊,增強自信;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同他人溝通和交往,和諧相處;學會融入社會,關愛社會,奉獻社會,做負責任的人。
(3)依賴他人,不僅會使自己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還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總之,自立能夠幫助我們走向自強,走向成功。
3、怎樣做到自立?
(1)告別依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3))增強自主意識,提高自主能力,遇事要有主見,學會獨立思考,自主做出決定;
(4)立足于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
(5)自覺投身社會實踐,多實踐,多鍛煉。這是自立的最基本途徑。
九.板書設計。
1.什么是自立?
2.自立的表現。
3.自立的必要性。
4.怎樣做到自立?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四課《自我保護,自我防范》
第一目:《撐起自我保護傘》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感受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yǎng)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能力。
3、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的知識;了解獲得法律幫助的方法和途徑。
三、教學重難點:
1、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
2、獲得法律幫助的方法和途徑。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面對生活中不同的情景,你知道該怎樣自我保護的?
(1)、假如家中發(fā)生煤氣意外泄露;
(2)、上學、放學途中;
(3)、陌生人的“關心”和“幫助”;
(4)、看見壞人作案;
(5)、假如你父母因經濟困難要你棄學務工;
(6)、上網時;
2、當我們未成年人遭到不法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其解決的途徑有哪些?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1、新課導入:展示圖片(可舉生活中隨時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傷害事故)
出示課題:撐起自我保護傘
2、學生自行解決“教學用題(1)”與“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1)、(2)”→學生自行作答→全班抽查統(tǒng)一答案。
3、自學講述解決“教學用題(3)、(4)”: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3)、(4)→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同桌交流答案→全班抽查統(tǒng)一答題思路→教師補充。
4、討論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