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1
6.如何把握好人生的第一次?
人生會遇到許多“第一次”,而習慣無論好壞,都是由某個“第一次”開始的,由此難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把握好“第一次”。第一次應該是好習慣的萌芽,而不該是壞習慣的苗頭;壞習慣一旦露頭,就應警惕并及早掐掉。
陝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二課《自尊自信,快樂生活》
第一課時: 《我有我的尊嚴》(上)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懂得自尊和知恥,理解自尊和尊重別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培養自尊和尊重他人的生活態度,不做有損人格和名譽的事。
2、能正確評價自己,學會既自尊,又能尊重他人。
3、理解自尊的內涵,懂得自尊、尊重他人與獲得尊重的關系。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關系。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默讀15---16頁的事例,想一想這位成功的商人為何做法不妥?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貝多芬的事例體現了什么心理品質?我國古代,現代有哪些類似的例子?
2、想一想自尊的內涵、具體做法、表現和作用分別是什么?
3、分析17----18頁的2個事例中張名和外企老板的行為為何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試想一下,一個人如何做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4、自尊和尊重他人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用梅蘭芳和朱自清自尊的事例導入新課,我有我的尊嚴
(二)學生自學解決 “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1”→學生自學作答→全班統一答題思路。
(三)自學 、講述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2”,進行自學自導→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前后桌討論交流用題2的答案→全班抽查統一用題2的答案思路→教師講解各題標準答案
(四)自學,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進行自學指導→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8人一組,合作交流→小組代表發言,全班集體討論→教師總結點撥。
(五)歸納“教學用題4”,總結全課: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4”,讓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總結→學生自由發言,談歸納的收獲→老師統一答案→教師精彩演講,總結全課。
六、補充正文
(一)自尊、知恥
1、自尊的含義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自己。自尊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源于自己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和他人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2、自尊的表現
第一,表現為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第二,要求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的期望心理;第三,懂得知恥,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3、自尊的作用
自尊的人積極向上。自尊是使人奮發進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自尊的人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自尊的人知榮辱,講自愛,能時刻用正確的言行來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和形象。
4. 為什么要自尊?
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尊能使自己體驗到快樂與感動。
5、自尊與知恥的關系
(1)做人不能沒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恥的人。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唯有自重,才能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