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全冊教案
農產品的家園
教學目的:
情感、態度目標:
1、明白一切農產品來源于辛勤的勞動, 為中國是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而感到自豪。
2、通過讓學生自己尋找綠色食品,促使學生逐步具有良好的環保意識。
行為、習慣目標:
1、在平時生活中,能主動留意觀察生活,觀察種子的生長過程。
2、能珍惜農民的辛勤勞動成果。
知識、技能目標:
1、了解我國農業生產的歷史,認識一些農產品,知道什么是綠色食品。
2、通過學習“柚子的旅行”,了解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
教學重點: 1、知道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歷史。2、懂得什么是綠色食品。
教學難點: 了解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能珍惜農民的辛勤勞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柚子旅行”的錄象。
2、有關農村及農業生產的圖片。
3、準備黃豆發芽的實驗。
學生準備: 1、了解搜集有關農產品的實物及圖片。
2、 去超市找一找哪些食品屬于綠色食品。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豐富多彩的農產品
(一)游戲引入 在《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歡快節奏中進行“摘蘋果,猜謎語”的游戲。
(二)農產品大盤點。 蘋果摘完啦,小朋友看大屏幕(整體畫面出示以上農產品),我們給這個大家庭取個名字好嗎?(出示“農產品” 三個字) 你認為,在我們家鄉還有哪些農產品?除了這些,你知道我們家鄉還有哪些比較有名的農產品?
小結:我們家鄉的農產品真豐富啊!
(三)農產品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那么,如果沒有這些農產品,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小結:是呀,農產品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實在太密切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們呀!
二、農產品的家園
1、在《我們的田野》優美的歌聲中向學生展示一幅幅現代農村的圖片
2、交流:從蔬菜大棚引出農業生產發展過程
小朋友,你知道這些白色的塑料大棚是干什么用的嗎?(請生介紹)師補充:農村里以前可沒有大棚,農民種蔬菜受季節影響較大,夏天有的蔬菜冬天都吃不到(舉例)。現在有了大棚可好了,農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可以種蔬菜。
我們還用科學的方法培育新品種(出示小番茄及其它新品種圖片)
現在我們農村不光農產品不再受季節限制了,品種多樣化了,連種植的方式、工具也發生了變化。
以前(人工勞作):屏幕圖片對比顯示:耕地 牛耕 拖拉機耕
現在(機械化大生產):插秧 人工 插秧機
收割 用鐮刀 收割機
機械化生產有那些好處呢?
3、小結:是呀,溫室大棚的出現、機械化大生產使我們農產品的家園從此走向現代化,使我們農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三、綠色食品
1、什么是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