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鄂教版)3
2.學會關心家長,懂得感恩是兒童生活的主調。在“家中故事齊分享”、“真情對白”活動環節中,從具體細小的是事情中懂得不僅要接受家人的愛,更要懂得付出自己愛,用心去了解、關心、體貼家人。
3.口語交際是兒童必備能力,每一個活動環節中都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激發對家的幸福感,主動關心體貼家人。
行為與習慣:在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同時,能有條理的介紹自己的家庭。
知識與技能:了解并介紹家庭主要成員的工作、愛好、習慣,熱愛、關心家人。
過程與方法:通過不同的方面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介紹家庭情況的條理性。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從而激發學生對家的自豪感與幸福感。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自己的家人,能在此基礎上主動關心、體貼家人。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師準備一些輕松、和諧、溫馨的關于親子交流的音樂,如《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愛住我家》、《可愛的家庭》等,以作課堂活動的背景音樂。
學生準備:學生準備一張全家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說說我的家”
活動一誰最有禮貌
1.我們都自己的家,你喜歡你的家嗎?今天一起來說說自己的家吧。
(板書課題:說說我的家)
2.cai展示不同長輩的頭像,讓學生認識家人之間的關系,如何稱呼,怎樣稱呼才是禮貌的?
小結:學生都認識不同長輩的頭像,但家人之間的關系不熟悉,還要就多多練習。
【設計意圖:低年段的孩子由于認知水平有限,教師要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情況和家人之間的關系,能夠正確的表述。】
活動二 介紹全家福及家人愛好
1.學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紹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要求學生要說清“我叫 ,我家住在 ,我家有 口人。”
2.小組交流:小組內相互說說各自的全家福。
3.擊鼓傳花,全班交流:讓學生對照全家福中的每個成員,介紹一下家人的職業、愛好、生活習慣等。
4. 教師導入: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你了解家中的成員嗎?他們平時有什么習慣?愛好是什么?喜歡干什么?下面這個環節就是要考驗一下同學們對家人知多少。
5.填寫愛心卡(也可畫下來)
6.上臺介紹(借助多媒體展示)
7.誦讀兒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我有媽還有爸,爸爸媽媽關心我,我愛爸爸和媽媽。)
小結:通過交流與分享,學生們都能流利并有各自特點的介紹自己家庭從大家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大家多愛自己的家啊,來,我們一起來誦讀兒歌,表達自己對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