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鄂教版)3
師: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個全面發展、樣樣棒的好學生。
(設計意圖:通過拍攝本班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情景,達到三方面的目的:一方面勉勵這些學生再接再厲,另一方面鼓勵另一些學生改正自身的不足,找到自己學習的榜樣,三方面激發學生的興趣,調整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奮區。這個環節,同時也是對第三個環節學習內容進行補充對比,使學生懂得上課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最后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習,對規范的課堂學習行為進行了概括,入腦入心。)
小結:“知識源于生活”。學生通過自己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中,更容易感悟和理解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重要性,更容易樹立自己心目中的榜樣。
7、課間十分鐘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現在人的生活節奏比較緊湊,大多居住小區,不少孩子缺少與人交流、與群體游戲的機會,更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戲等等。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來說,剛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心理上呈現出極強的依賴性,也不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自主意識強烈,缺乏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法。
設計思路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綜合課程。興趣是學習之魂,《品德與生活》作為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它所呈現的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如果教師能夠把握教材和兒童的特點,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就容易激發學生的強烈情緒,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他們主動活潑地學習。對于剛剛入學的小朋友來說,小學生活是很陌生的,讓他們坐40分鐘聽一節課不動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他們的注意力也很不容易集中,所以課堂上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活動:擺卡片、玩游戲、聽歌曲……讓學生在一節課中能腦動、腳動、心動、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如上課伊始,在《課間十分鐘》歡快的樂曲中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力求創設輕松、愉快、自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教學目標
1. 知道課間休息時要做好下一節課的課前準備,玩文明的游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在學校里和同學和睦相處,遵守學校的各項秩序。
教學重點
合理地安排課間十分鐘。
教學難點
積極開展有益的活動,懂得活動中要遵守秩序和規則。
教學準備
1.歌曲《課間十分鐘》、鈴聲錄音。
2.學生制作寫有“上廁所”、“喝水”、“做游戲”、“先拿出下節課的書”等內容的卡片。
3.學生把桌椅擺開,空出一塊場地。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下課了”
活動一 觀看視頻分析問題
1.導入: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嗎?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喜羊羊”也跟著來到了這個新地方,和我們一起來學習交流,你們高興嗎?你們瞧!他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