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
學生很樂意為學校做一些事情,在設計校徽的過程中都表現了較高的積極性。
課后小結:
通過贊美學校和創意大賽讓學生進一步珍惜自己現在的學習環境,進一步增強愛學校的思想感情。
上課時間: 第六周
第六課時: 備課時間:3月12日
課題:我是教室美容師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長的重要空間,自己有權利、有責任、有義務去改變和美化自己的成長空間,消除不利于健康發展的因素,從而在教師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長;通過美化教室這一活動,強化主人翁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審美品味,增強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技能。
重點:使學生認識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長的重要空間,自己有權利、有責任、有義務去改變和美化自己的成長空間。難點強化主人翁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審美品味,增強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技能。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里度過的,同學們,我們的教室是怎樣的?你喜歡它嗎?
二、討論交流
(1)學生先想一想,寫出三個喜歡自己學校的理由。
(2)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師:確實,教室有許多值得我們喜歡的地方和理由,但是我們的教室里肯定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你們有沒有覺得?
(1)學生想一想,寫一寫,教室中有哪些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2)交流
師:既然有這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你們想改變嗎?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學生討論交流改變的方法。
師:你知道我們學校的校徽是怎樣的嗎?你能畫出來嗎?
學生畫一畫并說說含義。
三、設計打扮自己的教室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更加美麗?那么請你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些,每個小組都拿出自己的方案。
(1)學生分組討論
(2)課堂交流
(3)動手實踐。
四、小結
師:同學們,教室是我們在學校的主要活動場所,我們在這里學知識,學做人的道理,我們大多的時間都在這里度過,我們是教室的主人,我們有權利,有責任,有義務去改變和美化教室環境,使我們學得更輕松,更快樂!
課后小結;學生能發現教室的美麗和不足,說起來滔滔不絕,但是到實踐,差別就大了,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會說的多,會做的少。
上課時間: 第七周
第七課時: 備課時間:3月12日
課題:我送老師一朵花
教學目標:使學生體會教師為學生的成長付出的辛勤勞動,理解和尊重教師,學會體諒和關心教師,在師生交往中要有一種民主、平等的意識。
重點:使學生體會教師為學生的成長付出的辛勤勞動,理解和尊重教師,學會體諒和關心教師。難點:學會體諒和關心教師,在師生交往中要有一種民主、平等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一定知道老師為了我們的成長,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請你想一想,有哪一件事情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請你寫下來。
(1)學生回憶并寫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2)學生交流。
二、故事體驗
1、師:是啊!每一位同學或多或少都有老師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的事例,下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看看故事中的這位同學遇到了什么事情,他遇到了一位怎樣的老師。
師講故事《人間最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