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
課后小結(jié):通過故事和討論,學生體會到社會上的勞動著都是在為我們服務,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個社會人,應該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上課時間: 第十二周
第十一課時: 備課時間:5月7日
課題:不說話的“朋友”
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公用設施及使用、維護情況,體驗公用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知道愛護共用設施人人有責,能夠自覺愛護共用設施,初步形成公德意識。
重點:體驗公用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知道愛護共用設施人人有責,能夠自覺愛護共用設施。難點:初步形成公德意識。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有許多人為我們服務著,你是否知道,同樣有許多不說話的朋友——共用設施也在為我們服務。
學生說說各種公用設施并說說功能。
小資料:p52
二、說說共用設施給我們帶來那些方便
學生先在組內(nèi)進行整理再進行課堂討論。
讀讀《候車室的煩惱》和《真實的故事》,感受公用設施遭到破壞后的嚴重后果。談談如何愛護公用設施,并和破壞公用設施的不良現(xiàn)象做斗爭。
三、活動:調(diào)查學校中公用設施的使用情況并制成調(diào)查表。
四、討論怎樣與“朋友”相處,我能為朋友做點什么事情。
學生進行交流
小知識:p57
完成填空:你知道嗎?
五、小結(jié)
師:我們要愛護這些不說話的朋友,課后請大家一起來設計一些愛護公用設施的公益廣告,你們愿意嗎?
課后小結(jié):通過討論交流,學生體會到公共設施對我們的重要性,同時產(chǎn)生愛護共用設施的思想感情。
上課時間: 第十三周
第十二課時: 備課時間:5月7日
課題: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教學目標:(1)能以地圖為工具認識家鄉(xiāng)的空間位置,對家鄉(xiāng)在祖國的位置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家鄉(xiāng)是祖國的一部分。(2)能夠初步辨認地圖上的方向、簡單認識圖例。(3)簡單了解地圖的用途,知道地圖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4)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和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能以地圖為工具認識家鄉(xiāng)的空間位置,對家鄉(xiāng)在祖國的位置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家鄉(xiāng)是祖國的一部分。難點: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和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昆山是哪個省你知道嗎?你能從地圖上找出來嗎?
學生說一說,找一找。
二、找家鄉(xiāng)
師:我知道我們班級的同學來自不同的省,你能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嗎?
學生找一找
交流:(1)家鄉(xiāng)在那個省,在北京的哪一面
(2) 怎樣看地圖
小喇叭:p61
小小地圖會說話p62
小竅門p63
三、看方位圖,再畫一畫學校方位圖
學生先交流再動手畫一畫
四、根據(jù)地圖了解我們的珍惜動物及其所在的省。
欣賞:美麗是不能忽略的、
小資料:p66
五、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在地圖上找到了我們的家鄉(xiāng),大家知道了家鄉(xiāng)在我們國家的哪個方位,也了解了怎樣看地圖和方位圖。課后請大家查閱一些資料
(1)我國的領土面積
(2)我國的主要湖泊和河流
(3)我國的民族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