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最光榮嗎?
學生討論
師小結:勞動光榮
二、討論:我會做寫什么事情
師:請小朋友們說說看,你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學生討論并記錄
欣賞體驗日記
三、戶外活動,“彎彎腰”
學生分組在校園的各個園中檢垃圾。
交流活動心得。
四、勞動創意設計
簡單設計并交流。
五、想一想:
勞動使我
勞動使我
勞動使我
勞動使我
勞動使我
先在小組內交流,再進行課堂討論。
六、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活動,我們知道“勞動最光榮”,我們從小就要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幫助家長、老師、同學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課后小結:通過討論交流,學生初步理解“勞動最光榮”。
上課時間: 第十周
第十課時: 備課時間:4月2日
課題:有多少人為了我
教學目標:通過觀察、訪問身邊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方便,懂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尊重他們的人格,感謝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重點:感受他們的勞動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方便,懂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尊重他們的人格,感謝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喝的水是什么地方來的?我們吃的糧食是什么地方來的?我們穿的衣服又是什么地方來的嗎?
學生討論,體驗沒有工人、農民等勞動人民的勞動,我們的生活就會遇到問題。
學生再討論,有多少人在為我們默默地做著工作。
完成天空:
假如自來水廠的工人都停止了勞動,
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
假如
假如
欣賞:《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人》
二、辯論“農民工進城,雖然給城市帶來了方便,但也給常識帶來了麻煩。”
小喇叭p49
三、師:既然有這么都人在為我們服務,那么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學生先根據圖p50,51上的情景說一說,再開展討論。
四、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活動,我們知道,社會上有許多人都在為我們服務,我們在接受服務的同時也要為他們著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他們。記住列寧的一句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