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白菜——三位數連減混合運算教學案例
(2)比較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方法:先求第一車運走后剩下多少棵,再求第二車運走后剩下多少棵?第二種方法是:先求兩車一共運走多少棵,再求還剩多少棵?
讓學生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棵白菜,但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運算順序上也不同。 引導學生描述從圖中收集到的數學信息和提出數學問題。
(1)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先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再嘗試算出得數。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各種算法。
(3)全班交流,用投影展示,讓學生指著講說說每個算式的意思。
(4)小結:對于方法合理、計算正確的同學予以表揚。 啟發學生用心觀察,既能感受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又能養成愛提數學問題的習慣。
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通過有效引導、獨立探索、交流建模等互動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較快的理解“連減問題”的兩種典型思路。
通過對比兩種解答方法,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15
分
鐘
三、實踐應用,內化提高。
師:剛才我們通過解決“運白菜”的問題,學會了“三位數的連減”,
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也想來湊湊熱鬧,帶來了兩道數學題,小朋友你會做嗎?
1、課件出示:試一試。
(1)436-179-36 (2) 368-(168+127)
師:學會了知識,讓我們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2、有一位外國游客來到了萬里長城景區。
(1)他帶了1000元錢的人民幣,吃飯用了205元,住宿用了495元。請問:這位游客還剩多少元?
(2)這位外國游客非常喜歡山海關這個美麗的地方,于是他決定買一些旅游紀念品帶回去。他準備拿出200元來買紀念品。他看到了哪些紀念品呢?(課件出示:蠟染畫52元;民族娃娃?25元;地戲面具75元;波波糖18元)①這位游客買了一幅蠟染畫和一對民族娃娃后還剩多少元?②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會解答嗎? (1)讓學生獨立試做兩道連減題目,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全班交流。
(2)先在小組內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然后試著解答,最后集體訂正交流。 (1)滲透簡算和估算意識,提高計算能力。
(2)借此擴大學生視野,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不僅能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還能解決我們生活周圍的許許多多的實際問題,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探究能力和意識。
這一層次練習的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情趣,練習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步步深入,把全課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5
分
鐘
10
分
鐘
四、自主小結。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師:生活中有很多連減的數學問題,就像今天研究的運白菜一樣,同學們要善于發現這些數學問題,并且要學會選擇合理的算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談感想,談收獲,學生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2
分
鐘
課后反思
在課的情境設計上,運白菜——外國游客買禮物。前一個為后一個做鋪墊,還比較自然。實用化的數學。
在運白菜中更改了課本的數據,使數據更有特點,計算變得不那么復雜,讓不同的學生的思維更清楚的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