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在心中徜徉——《美麗的丹頂鶴》(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設問點題:.丹頂鶴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魅力,可以讓人為之獻出年輕的生命呢?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丹頂鶴,了解丹頂鶴。一起來學習 (板書課題:20.美麗的丹頂鶴)
3.指名初讀課題,相機點評。要求讀準確,讀流利。齊讀課題。
(《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愛鶴女孩徐秀娟為了保護丹頂鶴而獻出自己年輕生命的凄美故事。學生可能對這個故事不了解,所以在問學生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時,學生基本上答不出來。但是哀婉動聽的歌聲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丹頂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走入情境,誘發情感。
1.通過多媒體課件,欣賞丹頂鶴翩翩風采。
2.教師補充:丹頂鶴是世界上的一種珍稀禽類,全世界總共才一千多只,其中70%在中國。我國為了保護丹頂鶴在黑龍江的扎龍(板書:扎龍)和江蘇的鹽城(板書:鹽城)建立了一北一南兩個自然保護區,以供丹頂鶴棲息繁殖。
3.通過賞析后再讀課題:指導學生把對丹頂鶴的喜愛讀出來。
(通過視頻直觀感知,欣賞丹頂鶴的翩翩風采,時而引吭高歌,時而翩翩起舞。讓學生切實地體會到丹頂鶴的豐姿韻彩,再配以教師深情的講解,誘發出學生向善向美的積極態度,真真切切地喜愛上丹頂鶴,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既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這時再來讀課題一下子就能產生情感與文字的共鳴。)
三、初讀課文,授之以“漁”。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分好自然段,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畫出來,大家一同來解決。記住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給學生正確的自學方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課文、讀通課文是上好課的前提,是學生學會讀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必由之路。)
2.檢查朗讀詞語情況:(帶拼音讀)
遙遠 卻是 不論 顯得 傳說 所以 度過 引吭高歌 無憂無慮
黃海之濱 脖子 逗人喜愛 高雅 神仙 旅伴
3.以上詞語去掉拼音讀。
4.指名分讀課文4個自然段,交流評價。
(對于學生的朗讀,教師暫不評價,而由學生評議。心理學家認為,延遲評價往往能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而且學生對學生的評價,證明學生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堂中自主學習。)
四、精讀品賞,愛由心生。
(一)品讀重點詞語,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引發思考,學習課文:什么時候,丹頂鶴會從北方的扎龍保護區飛往江蘇鹽城保護區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對于這些會讀書、會發現的孩子,教師要給予積極評價,進一步激發班級的學習動力。)
2.全班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你還讀懂了什么?或者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圈一圈,畫一畫。
3.緊扣重點詞語,交流品讀:
“一群群”品讀丹頂鶴的多。
“嘹亮”感受丹頂鶴叫聲非常響亮。
教師相機補充小資料:“嘹亮”指聲音清晰響亮。丹頂鶴的叫聲非常響亮,可以傳到幾千米以外呢,剛才我們在錄像中也欣賞到了。誰來讀一讀這個詞語?
(學生一聽丹頂鶴的叫聲能傳到幾千米以外,馬上就體會到了丹頂鶴叫聲的響亮,“嘹亮”一詞的理解和朗讀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