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1
2.知道食物鏈的基本特點。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
初步體會到生物是環境的一部分,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
教學準備
池塘生態掛圖、池塘有關生物的圖片、制作生態瓶的材料。
一.教學導入
1.教師出示池塘群落的掛圖,引導學生觀察。
2.提出問題:小池塘里生活著各種生物,它們是怎樣生活在一起的呢?
二.活動 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魚、水蠆、孑孓的圖片,提問:說一說它們都吃什么?
2.學生匯報。
3.教師:聰明的同學們,你們能把它們的食物關系排列出來嗎?
4.學生進行食物關系的排列:浮游生物→孑孓→水蠆→魚。強調“箭頭指向誰就是被誰吃”。
5.提問:你有什么發現?
6.總結:這種食物關系就像鏈子一樣把各種生物緊緊聯系在一起,我們把它叫做事物鏈。
7.學生練習寫出池塘里、草原上、森林里的一些食物鏈。
8.分析多條食物鏈,提問:你發現這些食物鏈的共同特點嗎?
9.明確:食物鏈總是從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結束。
三.指南車信箱 池塘里的微生物
1.學生閱讀。
2.教師向學生補充介紹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動物大多能通過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卻是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員之一,它們在池塘群落的能量傳遞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活動 把池塘搬回家
1.過渡:為了便于我們觀察池塘,我們可以在家里制作一個模擬的“小池塘”。
2.要想把池塘搬回家,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怎樣做?
3.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并完善自己的設想。
4.組裝實驗裝置。
5.寫出模擬池塘中各生物的生存狀況和影響它們生存的因素。
6.做好觀察記錄,并及時整理,分析池塘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4.假如大樹都倒下
第一課時
編寫時間 9月16日 執行時間 月 日 總序第( )個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對問題做出合理的推想。
情感 態度、價值觀
1.通過各種體驗活動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的意識。
2.珍愛生命,初步建立生態平衡的觀念。
科學知識
1.知道每一種生物在食物鏈中都有著重要作用。只要其中一種生物滅絕,就會引起“鏈條”的斷裂,影響到許多相關生物的生存。
2.初步理解生態平衡的意義。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
關注環境的變遷,意識到環境正在遭到人類的破壞,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建設美好家園,爭做環保衛士”的觀念。
教學準備
各種生物的頭飾等。
一.教學導入
導入直接:植物作為食物鏈的起點,到底對其他生物具有怎樣影響?假如植物都消失,世界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二.活動 假如大樹全部倒下
1.提問:假如大樹全部倒下,樹林里生物的實物會發生什么變化?
2.過渡:讓我們通過游戲來感受一下吧!
3.閱讀教材,了解游戲方法。
4.學生戴上相應的頭飾進行游戲。
5.游戲結束后思考:沒有了大樹等植物,有多少生物先后失去了食物,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間接的?
6.明白:沒有了植物,地球將幾乎失去一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