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 神奇的指南針教案
3、引導學生給不同形狀的磁鐵起個名字,認識常見的碲形磁鐵、柱形磁鐵、條形磁鐵。
4、介紹磁鐵的兩個磁極:s極、n極。
設計意圖:認識磁鐵探究磁鐵性質的基礎。讓學生對準備的磁鐵進行細致的觀察,發現磁鐵的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由于學生對形狀的描述也是不確定的,因此教師將磁鐵命名的權利交給學生,體現教學的開放性和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對磁極的介紹重點采用講解的形式,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
(二) 探究性質
1、談話: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磁鐵,知道常用的磁鐵形狀各不相同,但卻都有兩個極:s極、n極。下面我們就一邊玩,一邊探究其中的科學知識。
2、說明:每個組都有一個材料盒,階梯教室還有許多現成的材料,你都可以把它充分的利用起來。
3、討論:小組的同學先商量商量,你們打算玩哪些游戲?在玩的時候應注意哪些問題?(小組的同學要合作、不能搶材料、要邊玩過觀察現象,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等)
4、強調:同學們的玩法可真不少,在玩磁鐵的時候請你做到以下幾點:
玩一玩:注意用不同的方法。
看一看:仔細觀察,每一種玩法至少要有一個發現。
想一想:通過這個現象能說明什么
記一記:把自己的發現用簡單的語言、圖畫或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5、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啟發各組至少進行一種游戲:
6、小組交流,匯報實驗過程、得出的結論(學生匯報那一種游戲就探究那一種):
(1)“給磁鐵找朋友”游戲:觀察磁鐵不能吸引哪些物體,可以吸引哪些物體;
(2)把磁鐵隔著紙、木板、塑料等物體吸鐵,觀察能不能吸住;
(3)“接鏈游戲”、“兩極對中間”游戲;用磁鐵的兩端與中間分別吸引圖釘或鐵圈,發現兩端吸引的數量多,中間吸引的數量少,從而知道磁鐵的兩端磁性強,中間磁性弱;
(4)“懸吊磁鐵”游戲:把一塊磁鐵水平懸掛起來,用手轉一轉,等到它靜止下來,觀察它的指向;
(5)磁鐵碰磁鐵游戲:用一塊磁鐵的兩端分別去靠近另一塊磁鐵的兩端,知道不同磁鐵的兩端有時會相互吸引,有時又會相互排斥;
(6)用磁鐵接近收音機,傾聽收音機的發音效果有什么變化,感受到磁鐵會影響無線信號的接收。
6、師生總結出磁鐵的基本性質:磁鐵能吸鐵,隔著物體也能吸鐵,兩極磁性最強;同極相斥,異極相吸;指南北,干擾信號。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經歷“個體研究——綜合整理”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在玩磁鐵的時候能自主地探究、發現,教師則重點引導學生用規范的語言表述結論,在學生思維困惑處進行點撥,進而讓學生產生新的想法、新的問題,獲取科學知識,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學科知識,體現“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念。
三、介紹資料,交流應用
1、提問:剛才同學們積極動手動腦,發現了磁鐵這么多的重要本領,誰能來讀一讀?
2、聯系實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磁鐵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我們的生活和生產中,誰能舉個例子說明它們分別運用了磁鐵的哪個性質(磁性記事板、指南針、鉛筆盒、收音機、耳機、電冰箱的門等)
3、談話: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磁鐵最早的國家,“司南”就是我國勞動人民利用磁鐵的實例。(課件介紹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