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 神奇的指南針教案
設計意圖:利用資料卡介紹司南,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通過列舉生活當中磁鐵的應用,讓他們感受到科學與生活、生產的緊密聯系,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四、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1、星期天,王小明的媽媽到河邊去洗衣服,不小心把家里的鑰匙掉到河里去了,你能幫她想個辦法,不用下水就能把鑰匙撈上來呢?
2、討論:這里有一杯水,杯底掉進兩個大頭針,誰想辦法不接觸水把它取出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樂于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應用科學知識的能力,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五、總結評價,布置作業
1、提問:這節課,你都知道了關于磁鐵的哪些知識?
2、評價:你覺得自己在探究活動中的表現怎樣?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3、布置作業:這節課同學們通過玩磁鐵游戲,發現了磁鐵有這么多的本領,課后你能不能運用這些知識制作一個玩具?利用課外活動進行交流。
反思:
科學探究永無止境,課的最后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總結,進行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態度的評價。在學生意猶未盡時,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保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第三單元 神奇的指南針
3.3 磁鐵的妙用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
a 能通過觀察和測試,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了磁鐵。
b 能說出搜集有關應用磁鐵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實際問題的信息資料的方法。
2、科學知識目標:
a 能列舉我國古代人們利用磁鐵的實例。
b 能說出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a 愿意關注磁鐵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情況。
b 能從別人那里獲得有關磁鐵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應用的事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深刻地理解磁鐵的發現的重要意義。
難點:初步認識到,磁鐵在社會生產中和生活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設計特點:查閱資料和磁懸浮列車模型的制作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一份材料:小馬達、小喇叭、回形針、耳塞、話筒以及制作磁懸浮列車的材料。有關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的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找找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前布置學生調查磁在生活中的用途,搜集有關磁應用的資料。
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以多樣的方式與全班同學交流,完成下列評價表。
1、我找到磁鐵_______________方面的應用。
2、我知道以下地方用到了磁鐵:_________。
3、我找到磁鐵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動二:哪里有磁鐵
1、每小組發一包已準備好的材料(小馬達、小喇叭、回形針、耳塞、話筒)。活動時間約10分鐘。
2、提示學生設法檢驗其中是否有磁鐵、檢驗方法由學生設計。
3、活動完畢,請學生說出自己所用的方法。啟發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出還有哪些家電用了磁鐵。
(三)磁記憶
1、出示磁帶、軟盤,讓學生認一認,說一說。
2、要學生自己說說磁記憶的內容。
(四)懸浮列車
1、懸浮列車的原理
請學生說說磁懸浮列車的原理——同極相斥。然后出示相關課件。
2、作磁懸浮列車
注意點:
1)注意軌道和列車底部磁條的極性。(同邊同極)
2)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3、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并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指導。
制作完畢之后,進行總結評比,評出優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