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教案及測試題全冊1
二、草原的生態平衡:
1、現在讓我們以草原為例來研究有關生態系統的平衡問題。草原上常見的生物有鷹、兔和草,那么,這三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是怎樣呢?(學生畫出)
2、設想一下:
(1)如果鷹少了,會發生什么現象?
(2)如果兔少了,會發生什么現象?
(3)如果草少了,會發生什么現象?
每個設想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然后再發表意見。
3、人類的哪些行為會造成鷹、兔或者草減少呢?在書19面表示出來。(可啟發;為了經濟發展,人們會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塵暴:
1、閱讀書20面有關沙塵暴的資料。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補充。
2、引導學生分析草原生態系統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類的哪些行為引起草原生態系統失衡?
(2)這些行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終結果是什么?
3、小結:生態系統配合發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類的許多行為都在破壞著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許多的做法,并討論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第一單元《生物于環境》知識匯總
一 、基礎知識
1、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適當的空氣。
2、在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中,光,溫度,水等三個條件適合我們進行實驗研究。
3、種子發芽實驗中,要用放大鏡觀察綠豆種子,測量它們的大小,再把他們畫下來,并用適當的詞匯描述它們。
4、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境,當環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適應環境的改變。說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5、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6、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不同的動物對環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環境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互相依賴、互相影響的。
8、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
10、減少水和添加動物、植物會引起生態系統的變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
12、沙塵暴是污染環境、危害我們生活的一種惡劣天氣。
13、獵隼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二、解釋概念
1、食物鏈:生物之間這種像連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
2、生產者:食物鏈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產者。
3、消費者:食物鏈中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實物的生物叫做消費者。
4、食物網: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做食物網。
5、生態系統:像池塘里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區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橫和諧的整體,叫做生物群落。
三、舉例
1、植物適應環境的列子
答:①香蕉樹生活在降水豐富的熱帶地區,所以葉子非常闊大。
②松樹生長在降水相對較多的溫帶地區,所以葉子細長成針形。
③仙人掌生長在干旱的沙漠地區,所以葉子退化成了葉刺。
④白楊樹生長在多風的北方地區,所以樹干長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樹生長在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結出甘甜可口的果實。
2、動物適應環境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