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驗算(通用13篇)
除法的驗算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46頁上的例6、例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1.列三組題.
42 ÷ 6= 72 ÷ 8= 72 ÷ 4=
7 × 6 = 8 × 9 = 18 × 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利用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呢?(小組討論)
用等分除說明:因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個5,而是比493個5多4,所以493個5多4就是5×493+4,結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數.
。6)問: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 209÷3 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游戲:鴿子送信.(出示課件“鴿子送信”)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
1.用乘法檢驗下面各題的得數,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首先通過三組口算題使學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復習溝通,建立與新知識間的聯系,引出課題。當學生知道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可以驗算除法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方法,教師重點強調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
練習的設計,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除法的驗算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46頁上的例6、例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1.列三組題.
42 ÷ 6= 72 ÷ 8= 72 ÷ 4=
7 × 6 = 8 × 9 = 18 × 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利用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呢?(小組討論)
用等分除說明:因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個5,而是比493個5多4,所以493個5多4就是5×493+4,結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數.
(6)問: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 209÷3 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游戲:鴿子送信.(出示課件“鴿子送信”)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
1.用乘法檢驗下面各題的得數,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首先通過三組口算題使學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復習溝通,建立與新知識間的聯系,引出課題。當學生知道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可以驗算除法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方法,教師重點強調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
練習的設計,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除法的驗算 篇3
教學內容:書p25例4和做一做,以及書練習六1~7題。
教學目的:1、會運用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能熟練運用乘法與除法的關系驗算除法,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掌握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算下列幾組題:
42÷6= 78÷8= 35÷8= 41÷9=
76= 89= 48+3= 49+5=
學生任選一組進行解答。通過做題你發現什么?
教師小結引出課題: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在沒有余數的除法里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在有余數的除法里,商乘除數再加上除數結果等于被除數,這樣我們就可以運用這個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對不對,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視頻展示臺出示例4。
(1)學生觀察例4圖,互說圖意。
。2)學生根據圖意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1100元錢可以買多少個藍筆記本?
2100元錢可以買多少個紅筆記本?還剩多少元?
(3)學生解答以上提出的兩個數學問題,然后指名匯報,老師板書:100÷5=20(本) 100÷7=14(本)……2(元)
(4)同桌討論怎樣用乘法驗算以上兩問計算是否正確?然后指名匯報。
。5)請兩名學生上臺板演驗算例4的方法(全班在練習本上齊驗算)。
驗算: 驗算:
(6)重點指導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和書寫格式。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用商乘除數再加上余數,列出豎式計算,在今后做題時,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書p25 做一做,計算并驗算
54÷8 2001÷3 856÷7
4、小組合作互相評價以上的初步練習是否正確。
5、學生小結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和有余數的除法的方法分別是什么?
6、提高練習:書p26第4題,完成后讓學生說出自己想的過程。
三、練習與質疑
1、完成練習六第1、2、3題(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練一練,算一算書p26第6題。
3、師問:你有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嗎?請提出來?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五、作業:完成書練習六剩下的幾個題。
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
100÷7=14(本)……2(元)
除法豎式 驗算豎式
教學反思: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很明確,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來掌握除法的口算過程,而本節課學生的討論習慣和小組活動的習慣和方式,方法比較生疏,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教案的編排上關于討論的方式、方法表達的不夠細,應該將學生的分工再細化,還有應叫學生在小組里先總結一下,試著用嚴密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有助于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的發展,應當讓學生自己探索驗算方法,再組織交流。要注意結合具體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商乘除數后還要再加上余數的這種驗算方法的實際意義。大部分孩子通過討論,弄清被除數、除數、商與余數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效果很好。
除法的驗算 篇4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乘除法的關系,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 驗算。 2、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提高計算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明白驗算的重要性。教學難點:正確地進行驗算。設計意圖: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這一知識性目標的達成對本節課來說并不難,本節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驗算的優勢,平時能自覺地運用驗算方法來檢查計算結果,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驗算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1、學生小老師,批作業:78÷3=16( ) 54÷3=17( )86÷2=43( ) 85÷5=17( )65÷5=13( ) 70÷5=12( )90÷5=16( ) 78÷6=13( )57÷3=18( ) 63÷3=21( )2、反饋,揭題。(1) 展示批改作業。(2) 你們認為這次作業做得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方法。二、教學新授。1、剛才你們批作業時是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對還是錯的?舉例說明。2、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重點方法。(1) 重新算一遍的方法。(2) 用“商與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的方法。(3) 嘗試用第二種方法判斷其它題。(4) 經過嘗試,用‘商與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的方法來驗算除法確實可行的,只要將商與除數相乘,如果所得的積等于被除數,那么商正確,如果不等于被除數,那么商就錯誤。3、出示幾組算式算一算,你發現每組上下兩道題之間有什么關系?驗證除法的驗算方法是否正確。84÷3 90÷6 78÷2 60÷428×3 15×6 39×2 15×4 4、小結:通過這些題的計算,我們能驗證除法的驗算方法是否正確。除法算式中的商與除數相乘確實等于被除數。乘除法之間的這種關系也就是驗算除法的最好方法。(板書方法)5、教師示范書寫除法驗算的規范格式。例如: 7 8 ÷ 3 = 2 6 2 6 驗算: 2 6 3 7 8 × 3 6 7 8 1 8 1 8 0三、鞏固練習1、把除法算式和驗算的乘法算式用線連起來。84÷6=14 13×778÷2=36 29×391÷7=13 14×687÷3=29 36×22、計算并驗算。98÷7 68÷4 80÷5 99÷93、填空。( )÷4=16 ( )÷5=15( )÷7=12 ( )÷6=144、把本班四個小組前三天的數學回家作業錯誤的題數制成統計表,進行思想教育。(略)問:面對這些錯題,你現在能用什么方法解決了?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本領?可以解決什么實際問題?題目中有驗算要求的,要寫出驗算豎式,沒有驗算要求,怎么辦?五、作業:《作業本》
除法的驗算 篇5
示教者:張少霞 2000年10月教學內容:1.教科書P45~P46的例題。2.教科書P46“做一做”的習題。3.教科書P47練習十二的第1~4題。教學目的:1.使學生學會用乘法驗算沒有余數的方法。2.使學生學會有余數方法。3.培養學生運用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靈活解決問題。4.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教學重點:除法驗算的方法。教學難點 :有余數方法。教具準備:幻燈片、小黑板。教學教程:一、復習:1. 掛上小黑板,提問:72÷8=9 42÷6=79×8=72 6×7=422. 設疑:請同學們觀察上面2組題,看一下這2組題分別有什么規律。3. 投影:幫助學生找出規律。(師提示第一組)72÷8=9 42÷6=79×8=72 6×7=424. 提問、投影:在同一算式中 商×除數=被除數 除數×商=被除數二、新授:1. 引入新課:同學們在學習除法計算中經常會計算錯誤,為了使同學們能及時發現計算中的錯誤而改正,提高除法計算的準確率,我們可以利用除法計算中的數量關系進行驗算。2. 板書課題:。3. 投影,讓學生在課堂上按指定的要求嘗試完成,師巡視、指導中下層下,指名2位學生上臺訓練。72÷4 豎式計算 驗算: 商 ×除數 -------- 被除數 441÷7 豎式計算 驗算: 除數 × 商 -------- 被除數4. 師提問:①驗算時應寫上“哪兩個”字;②如果遇到商和除數相乘不等于被除數,說明什么?要怎么做?5. 讓學生完成P46“做一做”中第2題,提問。6. 教學例7:①投影、出示例題: 2469÷5 先豎式計算,然后驗算。②讓學生上臺豎式計算,下面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③師生校正之后,教師設疑:有余數的除法我們要怎樣驗算呢?學生思考一會兒后,要求學生用“商×除數”的方法驗算結果,提問。板書:493×5=2465④提問:2465等于2469嗎? 2469比2465大幾呢?板書:2465≠2469 2469-2465=4設疑:驗算過程的積為什么不等于被除數呢?提問:2469-2465=4 這個差“4”跟2465÷5=493……4的余數“4”相等嗎?提問:2465+4=?板書:2465+4=2469 493×5 + 4 =2469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⑤提問學生上臺用豎式對“2469÷5=493……4”進行驗算,師生訂正。⑥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7. 讓學生完成P46“做一做”中第1題,指名學生上臺板演。三、課堂練習:(投影)1. ( )除以9,商是81。2. ( )除以7,商是105,余數是6。四、總結:1.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內容?思考提問。(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有余數的除法驗算)2. 師總結,投影: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商×除數=被除數 除數×商=被除數有余數的除法驗算:商×除數+余數=被除數五、作業 :1. 書面作業 :P47練習十二第1、2題。2. 課外作業 :P47練習十二第3、4題。
除法的驗算 篇6
除法的驗算課題除法的驗算課型新授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驗算,包括沒有余數的和有余數的。 2、通過具體的問題,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教學重難點 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及意義。教學準備幻燈片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師生活動備注一、復習 二、新授(1)教學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
。2)教學有余數的除法驗算
3、小結
三、練習1、做想想做做第1題的第一組 四、作業校對昨天晚自習練習。
出示場景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一問:36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列式并計算結果,同時,復習筆算除法的運算順序和算理。老師板書。提問:算得對不對?你有辦法來驗證嗎?先和同桌說,再指名回答。板書乘法驗算的豎式,說說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36又表示什么?怎么看算對了沒有?指出:最后一定要和被除數比。 出示第二問:65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還剩多少元?試著列豎式計算并驗算,遇到問題可以和同桌商量。交流你遇到了什么問題。老師板書除法豎式。提問:你是怎樣驗算的?板書乘法21×3的豎式。結合豎式,提問:63不等于65呀?我們算錯了嗎?引出剩余的2元要加上去,板書完豎式。訂正試做的題,再結合乘法豎式問問各部分的意思。 比一比,剛才兩題除法的驗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先算一算,再看看每組中的兩道題有什么聯系。
課堂作業:p4(2)
除法的驗算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46頁上的例6、例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1.列三組題.
42 ÷ 6= 72 ÷ 8= 72 ÷ 4=
7 × 6 = 8 × 9 = 18 × 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利用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呢?(小組討論)
用等分除說明:因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個5,而是比493個5多4,所以493個5多4就是5×493+4,結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數.
。6)問: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 209÷3 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游戲:鴿子送信.(出示課件“鴿子送信”)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
1.用乘法檢驗下面各題的得數,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首先通過三組口算題使學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復習溝通,建立與新知識間的聯系,引出課題。當學生知道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可以驗算除法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方法,教師重點強調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
練習的設計,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除法的驗算 篇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46頁上的例6、例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1.列三組題.
42 ÷ 6= 72 ÷ 8= 72 ÷ 4=
7 × 6 = 8 × 9 = 18 × 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利用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呢?(小組討論)
用等分除說明:因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個5,而是比493個5多4,所以493個5多4就是5×493+4,結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數.
。6)問: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 209÷3 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游戲:鴿子送信.(出示課件“鴿子送信”)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
1.用乘法檢驗下面各題的得數,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首先通過三組口算題使學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復習溝通,建立與新知識間的聯系,引出課題。當學生知道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可以驗算除法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方法,教師重點強調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
練習的設計,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除法的驗算 篇9
除法的驗算
教學內容:p3——4
教學目標:
1、 經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2、 培養解決問題之后進行反思的意識。
3、 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在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過程中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同學們,你們參加過生日聚會嗎?明明和芳芳快過生日了,這天,他倆一起來到食品店選購蛋糕(出示場景圖),你們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在買蛋糕過程遇到的數學問題嗎?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娔X出示兩人的對話情景)。
問:明明算得對嗎?你能幫他驗算嗎?請你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小朋友聽一聽。
指名回答。
教師將學生的驗算可能性板書于黑板(乘法驗算、除法再算一遍等)
提出下列問題在班內交流。
⑴12×3=36表示什么意思?這說明明明的計算怎么樣?
⑵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么數?我們可以怎樣來驗算這樣的除法?
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來進行驗算。
2、探究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的方法。
。娔X繼續出示對話場景圖)
談話:芳芳算得對嗎?請你也想出一種驗算方法幫幫她。
匯報驗算方法,教師板書于黑板。
組織討論:21×3+2=65表示什么意思?計算結果是65元又表示了什么意思?
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么意思?
問:你認為有余數的除法應該怎樣驗算呢?
三、提升經驗,歸納方法
提問:我們可以怎樣來驗算有余數的除法呢?
結論: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數相乘的積再加上余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四、實踐運用,加深理解
1、 想想做做1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回答。
提問:每組中兩道題有什么聯系?
2、想想做做2
把4道題分成兩組,每人自選一組題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指名兩人板演,全班共同訂正。
3、想想做做3
同桌兩人輪流口算,并說說上下兩道題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4、想想做做4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在班內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計算是正確的嗎?
5、想想做做5
先獨立讀題看圖解決第一個問題。再問: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
四、拓展提高
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字
÷3=21……2 ÷ =12……1
五、作業:
用豎式計算并驗算:69÷3 85÷4 27÷2
44÷2 65÷3 58÷5
六、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后記:
除法的驗算 篇10
除法的驗算
海門鎮中心小學 黃 超
教學內容:
國標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 經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2、 培養解決問題之后進行反思的意識,通過具體的問題,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
3、 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在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過程中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平時喜歡吃些什么食品?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一家食品店看一下,不過不是吃東西,等一會兒你們幫助丁丁和他的妹妹買東西?
在這個食品店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1、探究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方法
(1)丁丁帶了63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板書)
同學們幫丁丁算一下?師板書:63÷3=21(塊)
可以買蛋糕21塊,數量不少,可丁丁有點不放心,63除以3是不是等于21呢?
(2)你又有什么辦法讓丁丁放心呢?(當學生說出“驗算”時,師板書)
對于“63÷3=21”你準備怎樣驗算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一下解決的方法,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共同來探討解決的方法?
(3)學生交流,師共同參與
。4)師生交流:經過獨立思考和小組的交流,同學們都已經有了各自的驗算方法,現在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向學們介紹介紹你們的方法?(注意收集不同的方法)
。5)師請學生板書用豎式驗算的方法。問:你是怎樣想的?(結合具體的情境幫助理解)
。6)12、3、63在除法中分別是什么數?我們可以怎樣來驗算這樣的除法?
(結論:可以用商和除法相乘,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2、探究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1)可是丁丁的妹妹卻吵著要買面包。那如果買面包,63元可以買多少個面包?(板書)
同學們再幫丁丁算一下好嗎?
(2)學生計算后,問:跟剛才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回答后,師添上問題:還剩多少元?
學生回答后師板書。
(3)63÷2是不是等于31余1,你們還是準備怎樣讓丁丁放心呢?
(4)現在又怎樣驗算呢?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
學生回答后師板書豎式。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回答)
。5)31、2、1、63在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么數?我么怎樣來驗算像這樣有余數的除法呢?(用商和余數相乘的積加上余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6)小結:通過驗算,我們發現63÷2的確等于31余1,丁丁現在可以放心了吧!
3、揭示課題
剛才我們都能夠對除法進行驗算,從而使計算更加準確。這就是今天我們一起研究的內容: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4、比較深化
。1)剛才兩個問題都是用除法計算的,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沒有余數的除法與有余數的除法驗算時又有什么不同?現在你覺得怎樣來驗算除法?
。3)師總結
三、運用鞏固,實踐拓展
1、想想做做1、3
計算后比較每一組兩題聯系與區別
2、當回小老師
這是小馬虎的一張計算練習單,請同學們當回小老師,批閱一下這張題單,在批閱的時候想一想,你是怎樣判斷小馬虎算得是否正確?寫出你的判斷方法?
。1)32÷4=9 ( )
(2)65÷3=21……2 ( )
(3)89÷4=22 ( )
(學生練習后,師生共同判斷讓學生說出判斷方法)
你覺得小馬虎的作業讓你滿意嗎?你分析一下出錯的原因?你能給他什么建議,使他以后計算不再出錯嗎?
在我們同學中像小馬虎這樣的同學也有不少,要想不犯低級錯誤,關鍵是要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你們覺得良好的計算習慣應該怎樣?
小結歸納: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老師覺得要做到“讀題慢,做題快,心不慌,要驗算”(板書)。驗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除了題目中要求檢驗的需要寫出驗算過程外,在沒有要求的題目中也要養成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驗算的習慣。從今天開始就希望同學們逐步養成這種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可不要犯小馬虎這樣的低級錯誤了!
3、想想做做4、5
獨立思考解答后交流
四、總結提升
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希望同學們不僅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而且要養成自覺驗算的良好學習習慣,做一個學習、生活的有心人。
五、作業
1、想想做做2
2、選做題:動回小腦筋
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字,你覺得被除數最大是多少?
□□÷4=20……□
除法的驗算 篇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46頁上的例6、例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
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利用乘法進行除法驗算的道理,掌握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1.列三組題.
42 ÷ 6= 72 ÷ 8= 72 ÷ 4=
7 × 6 = 8 × 9 = 18 × 4=
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問: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
板書:
2.設疑引出課題:
師: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
利用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師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正好等于被除數呢?(小組討論)
用等分除說明:因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用包含除說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個7,63個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數的積等于被除數.
2.教師反饋,小結.
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
3.初步練習: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
。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3)問: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
。4)問:第二種驗算方法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結果不等于被除數,能說明計算正確嗎?要想使結果等于被除數,應該怎樣辦?(小組討論)
。5)問:為什么商和除數的乘積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小組討論)
明確:因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個5,而是比493個5多4,所以493個5多4就是5×493+4,結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數.
(6)問: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
(7)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
5.提高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42÷8 209÷3 856÷7
三、練習與質疑
1.計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驗算.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根據左邊的算式,直接寫出右題的得數.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游戲:鴿子送信.(出示課件“鴿子送信”)
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
1.用乘法檢驗下面各題的得數,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首先通過三組口算題使學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復習溝通,建立與新知識間的聯系,引出課題。當學生知道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可以驗算除法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方法,教師重點強調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
練習的設計,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除法的驗算 篇12
除法的驗算
教學內容:25頁例4
教學目標1.在觀察、比較、溝通等活動中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確運用乘法對整除與帶余數的除法進行驗算。
3.培養良好的驗算習慣。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觀察、填寫、思考等學生活動,感知乘、除法的關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來驗算除法。教學難點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口算20題(略)。
2.18÷6= 27÷9= 8×8= 56÷8= ( )×6=18 ( )×9=27 ( )÷8=8 ( )×8=56
3.比較一下,上下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根據學生得結論教師板書:商×除數=被乘數 二、新授1、教師談話引入。
2. 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是怎樣的?3、出示例4。抽學生分析題意。然后自己列式。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再問:你們怎樣驗證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學生說,教師板書。
5. 驗證帶余數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樣驗算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教師要鼓勵學生創新,除數商的一種還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結。通過上面題目的聯系,請同學們說說除法驗算的方法和驗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
1.課本第25頁做一做。你們驗算了嗎?我們要養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2.課本第26頁第3題。
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題目要求的這兩類?
一般學生:算出結果再分類。
好學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沒有余數,反之帶余數。
第七課時 練習練習內容:26-27頁第4—7題
教學目標1. 通過動手做練習,進一步熟練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2. 邊練習邊觀察,從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創新的樂趣。教學重點通過一位數整除三位數的基本練習課,鞏固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教學過程:
一、 計算找聯系
1. 獨立計算課本第27第5題。
教師巡視看學生計算的方法。(有的同學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請做得快得同學介紹一下自己得方法。這個方法好嗎?我們就用乘除之間得關系來計算。
2.算一算,填一填課本第27頁的第6題。
二、多角度思考,填 里的數
出示2 ×4=104,你能在 里填正確的數嗎?
請每組派代表說說你們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二、 熟練筆算方法
1. 判斷課本第26頁第3題商的余數。
要指導自己判斷是否正確,可用什么方法驗證?
下面我們來計算一下,看看它們商的為數與你判斷的是否一致。
再仔細觀察以下,商的為數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除數一位數
被除數首位夠除:
商的位數=被除數的位數
被除數首位不夠除:
商的位數=被除數的為數—
2. 27頁第7題
除法的驗算 篇13
。˙)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7頁上的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練習十二的1~4題。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知道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
教具、學具準備:
復習用卡片。
教學過程 :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出示下列三組題。
42÷6= 72÷8= 72÷4= 7×6= 8×9= 18×4=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發現的問題。
教師小結引出課題: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2.教師反饋,小結。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3.初步練習: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4.小組合作,學習例7。出示例7: 2463÷5=(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2469÷5=943……4(3)學生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4)匯報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5)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5.提高練習。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說出驗算的過程。三、練習與質疑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題。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算算對不對。多媒體出示(或小黑板)。
小明家搬了新家買了一些東西,爸爸讓小明算出每樣東西的單價,請你幫小明檢查一下他算的對不對?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3個電扇共453元, 一個電扇153元!摹⒖磿|疑,全課小結。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二的第3、4題。板書設計 :
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理解的方法。
一、復習溝通,建立與新知識間的聯系。
教學開始首先出示三組題目,通過計算一是起到復習的目的,另外讓學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出課題,讓學生知道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可以驗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學生知道怎樣驗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識基本上是已學過的知識,比較容易掌握,所以例題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特別是有余數方法,這是這節課的難點,所以在教學過程 中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方法,教師重點強調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
三、應用練習,鞏固提高。
在練習的設計上,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