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
·它所經(jīng)歷的考驗只有持久的干旱和嚴酷的寒冷嗎?不是,遠遠不止這些啊!青海高原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是“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但它不僅活了下來,而且年復一年地佇立守望著。這株柳樹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太令人…,再讀不可思議的奇跡。
(2)作者就在這樣的猜測和想象中,對于柳樹的敬畏之情愈發(fā)深刻了。一起讀!
※“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起死回生。”(屏幕出示這部分內(nèi)容)
(1)學生起來談感受。
(2)同學們,這里出現(xiàn)了一連串的“多少”“又”,在這簡單數(shù)字重復的背后,隱藏著的是什么呢?
(3)你看——(音樂起,老師配樂范讀,引導學生能夠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感受體悟),你體會到了什么?
(4)這樣的高原風雪和雷轟電擊沒有體驗肯定想象不出有多可怕!聽——(播放聲音,使學生能夠臨其境、想其形、悟其神,為下面的想象說話和感情朗讀做準備)它們就像無情的殺手在摧毀這株柳樹,急驟的風雨,奪目的閃電,轟隆的雷聲,此刻,你仿佛看到這株柳樹——?(指生想象說話)是啊,柳樹正不斷遭受著這樣無情的摧毀,讀——(屏幕投射)
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
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
(5)當它就在這樣的風雪雷電中苦苦撐立的時候,它會告訴自己(音樂繼續(xù)播放,觸發(fā)學生的想象)——學生想象說話。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所以,(配樂引讀)它被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就這樣,它經(jīng)受了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是的,它在頻遭的摧毀中與死神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所以作者發(fā)出由衷的贊嘆: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
(6)此刻作者所敬畏的已不僅僅是這株柳,更是它所具有的頑強抗爭的精神。就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不屈不撓!(學生齊讀)
【設(shè)計意圖:通過媒體出示的圖片、文字以及音樂渲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老師進行張揚個性的對話。在這里,學生充分展開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互相取長補短,知識不斷豐富,能力更加全面,同時也感受到精神的愉悅。】
(四)、總結(jié)回讀,預留空間。
1、就這樣一年,十年,幾十年,上百年……它不斷地生長著,壯大著,造成了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屏幕出示,讀第5小節(jié))
2、這就是“青海高原一株柳”,這真是一株——(屏幕出示,回讀中心句)。
3、那么,作者描寫這株柳樹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他在后面又為什么還要提及家鄉(xiāng)的灞河柳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媒體出示的兩段文字,設(shè)計了一個回讀的環(huán)節(jié),既有效地兼顧了文章的整體性,有使得操作簡潔而明了。】
板書設(shè)計:
青海高原一株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