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第十二冊(全冊)教案
(七)作業 展評交流。
第18課 鏤孔陶器
一、教學目標
l。通過本課教學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和裝飾技能。
2.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和團結合作、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鏤孔技法的掌握與運用,,
難點:工具的選擇和裝飾部位的選擇。
三、教具與學具準備
教具:鏤孔陶器實物幾件,幻燈片,未鏤孔的半成品陶器,鏤孔用的工具,衛生工具。
學具:陶泥,鏤孔工具,墊布等。
四、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人。
(二)講授新課。
1.鏤孔方法的介紹。
(1)討論使用鏤孔裝飾后產生的效果。
(2)鏤孔方法的運用。
2.鏤孔工具的選擇。
尖利的竹刀、木刀、塑料刀具和模具。教師操作示范。
3.時論、欣賞教材中的作品。
(三)學生作業 。
(1)先塑造一件簡約、大方的陶器,器壁不要太厚。
(2)巧妙地運用工具材料進行鏤孔裝飾,使作品產生進深感,形成對比,豐富視覺效果。
(3)可以與同桌合做一件。
(4)保持工作環境安靜、安全。
(四)課堂小結。
1.展示作品。
2.評價作品:互評、自評,談感受。
3.教師總結大家的學習態度,介紹其他的裝飾方法,激起探索學習的欲望。
第 19 課 設計太空飛船
一、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探索太空奧秘的濃厚興趣,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太空飛船的造型設汁。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陶冶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運用科學的美好情操。
二、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大膽想象。
三、教學難點
大膽描繪太空飛船的立體造型。
四、教學準備
l,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太空飛船的資料。
2.演示太空飛船立體畫法的空白燈片,鋼筆。
3.少兒歌曲《從小愛科學》、《我們遨游太空》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五、教學過程
(一)暢談理想和夢想,揭示課題。
(二)探索太空飛船的設計方法。
(三)學生想象設計太空飛船。
播放兒童歌曲《從小愛科學》和《我們遨游太空》,給學牛的想象營造一種濃厚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四)展示優秀作業 。
第20課 畫出景物的空間感(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運用透視現象畫出景物的透視變化。
2.激發學生學習寫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觀察。
三、教學難點 : 如何表現景物的空間感。
四、教學準備
1.做好一個取景框。
2.選好寫生地點。
3.搜集取景獨特、透視變化明顯的范畫和照片。
五、教學過程
(一)講評作業 。
(二)介紹取景框。
1.出示教師課前制作的取景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