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第十二冊(全冊)教案
2.激發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熱情,提高審美水平。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根據蔬果的形狀和色彩特征,運用鏤、刻、切、挖、插接等方法,創造新的形象。
難點:想象豐富,造型生動,獨具個性。
三、教具與學具準備 ,
各種蔬菜、瓜果,刀具,牙簽,墊板,多媒體課件,展示臺。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蔬果的雕鏤
(一)趣味引入。
1.說說你最喜歡吃什么蔬菜和水果?
2.教師演示,將一個洋蔥雕鏤成一朵漂亮的荷花,讓學生感受藝術創造的美。
3,指導欣賞蔬果造型作品。
4.揭示課題。
(二)材料選擇。
觀察蔬果的顏色、形狀,感受蔬果表皮的不同質感,想一想、說一說它最適合做什么?
(二)方法指導。
學習運用鏤、刻、切、挖等基本方法進行制作,還可以添加、裝飾完成。
(四)學生作業 。
作業 要求:運用鏤、刻、切、挖等基本方法,制作完成一至兩個生動有趣的造型。
(五)作業 展評,課堂小結,布置下節課的任務。
第二課時 蔬果的聯想
(一)談話導人,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蔬果的雕鏤》,將洋蔥、橘子雕鏤成了有趣的形象,能不能將它們合起來,想象創造出新的形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進一步學習的《蔬果的聯想》。
(二)觀察構思,討論做法。
1.看:變換角度仔細觀察,邊看邊想。
2.說:同組討淪,說想法,談做法。
(三)通過討論,進行勘誤教學。
(四)作品賞析。(出示多媒體課件)
(五)歸納方法步驟。
方法:切、挖、插接等。
步驟:1.選材:因材施藝。
2.想象構思。
3.創作:抽象或具象造型。
(六)明確制作要求。
1.通過想象,尋找制作表現中材料與造型相吻合的合理構思。
2.巧妙利用自然形體和色彩的美,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進行制作。
3.作品要求富有創意,造型生動有趣。
4.注意用刀安全。
(七)學生練習。
1.作業 安排:運用多種造型方法,每人創作1—2件想象豐富、造型生動的作品。
2.作業 形式:分成x組,座位呈u形擺放,教師巡回指導。
(八)作業 展評。
各組自評、互評,教師參與評價,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九)小結全課。
第 15 課 仿古陶器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振興民族文化的激情。
2、通過欣賞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
3、通過模仿制作體驗做陶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欣賞占代陶器;模仿制作的要領。
難點:體驗原作的美,感受仿做時再創造的快樂。
三、教具與學具準備
教具:有關古代陶器的圖片、錄像資料等,與原作資料相應的仿制作品幾件。
學具:古代陶器資料,粘土,泥塑工具。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
談中華傳統陶瓷的燦爛歷史,談中國現代陶藝的狀況,激發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