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第十二冊(全冊)教案
2.學具:宣紙,毛筆,中國畫顏料,鉛筆。
五、教學過程
(一)導人。
(二)欣賞與思考。
1.請同學們欣賞錄像中的梅花。仔細觀察梅花的枝干、花的特點,思考:我們怎樣用墨才能表現出它們的特點。
2.學生欣賞錄像,思考問題。
3.學生討論后回答問題,教師小結。
梅的枝干蒼勁有力,宜用中鋒畫,主枝可用淡墨,側枝可用濃墨。
梅的花有五瓣,紅色,可用大紅點出。
(三)學習新知。
1.這里有一幅老師已完成的小國畫《梅》,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畫的構圖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帥小結。
這幅畫中,梅的主枝起筆于畫紙的右下邊,行筆至畫紙的左上邊;側枝從左下邊起筆,行至右上邊,這樣的構圖使畫畫錯落有致,生動耐看。
2.教師示范。
3.小結。畫梅時,我們經常把主枝畫得大或粗,而分枝則畫得小,這樣才有變化,畫面就生動耐看了。
(四)學生練習。
1.初步練習。
請大家打開書,根據課本上的步驟,練習畫梅。
教師行間指導,稍作講評。
2.獨立作業 。
剛才,大家臨摹的梅都畫得很好。現在,大家就自己設計構圖,獨立地創作一幅紅梅圖,看準畫得最大膽、生動!
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播放《紅梅贊》的輕音樂,渲染氣氛,激發想象。
(五)作業 展評。
將小部分優秀作業 展示在黑板上。
針對有錯誤的作業 指導、評改。
(六)總結全課。
第13課 中國畫 菊
一、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把握畫菊的筆墨濃淡表現方法,學習傲菊不屈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
菊的用筆用墨技法。
三、教學難點
筆墨水分控制,花葉的組織變化。
四、教學準備
教具:示范用宣紙,中國畫用品,菊花數稿,教師范畫,電教設備。
學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盆菊,引入新課。
1.各色美麗的菊花數盆,展示在學生眼前,激起學生繪畫表現欲。
2.揭示課題:中國畫 菊(板書)
3.教師發問:菊花的外形特點及象征意義?
(二)展示教師范畫,結合盆菊,講述菊花外形及結構
(三)教師講述,結合演示畫菊步驟。
1.以稍干的淡墨中鋒線勾花瓣,注意花形仰俯及透視變化,勾寫二至三朵菊花。
2.淡墨或淡墨中加上青綠色點葉,不同方向的葉應有區別,稍干后以濃墨勾葉脈。
3.稍干筆,濃墨生枝點花心,生枝要有變化,點花心要依仰俯角度而下筆。
(四)講述作業 要求。
1.落墨前先用鉛筆輕輕勾畫花。
2.畫菊花要看清花朵所在位置,勾線時,注意花形球狀體或盆狀體的感覺。
3.依構圖需要枝葉可適當增減,題字落款位置要適當。
4.教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談話。
1.收回作業 ,展示在黑板上。
2.評選優秀作業 ,要求學生評出筆墨效果好、構圖好的作業 。
3.小結本節課堂情況,下課。
第14課 蔬果的雕鏤(2課時) :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蔬果形體和色彩特征進行觀察、聯想,學習運用鏤、刻、切、挖、插接等方法,創造新的形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