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全冊教案
教學過程
一、比較導入 引發興趣
1、出示1張魚拼貼畫。
師:我們先來看看一幅畫,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
哪里看起來很漂亮?(漂亮在什么地方?)
它是用什么制作的?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師歸納并板書:色彩、造型、彩紙
2、欣賞拼畫作品
師出示更多的魚拼貼畫,學生充感受拼畫帶來的視覺感受。
師:這樣把幾張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幅拼畫了。
學生比較:把幾幅拼在一起的畫面和單幅的比較起來,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好在什么地方?
學生說感受。
師歸納板書:色彩更多,造型更生動,內容更豐富
師:那我們今天也來學學做這樣的拼畫。揭示課題,板書《美麗的拼畫》
師:出示傳統剪紙拼畫作品《合家歡》
師作簡單介紹其實拼畫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你們看這幅畫就是用中國傳統的工藝形式——剪紙工藝,制作而成的拼畫。
(1)學生觀察欣賞。學生小組活動:
討論:這幅作品的構圖有什么特點?這幅畫是由幾塊小的畫面來組成的?畫面表現了一個什么主題?其中的每幅小畫又分別表現了什么內容?
交流討論的結果。
(2)師簡介庫淑蘭大師及她的剪紙藝術特點。
庫淑蘭大師的作品有以下特點:
獨特的拼貼工藝(大部分中國傳統剪紙都是由整張彩紙剪刻而成);
奇異的五彩裝飾效果(這也是其他傳統剪紙所沒有的);
邊剪邊即興歌唱(這種強烈的激情賦予她的藝術作品以獨特的魅力和神韻)。
二、動手實踐 合作創新
師作技能:(示范)
1、選好紙的顏色,分好工,紙上畫出各部分的草圖
2、 剪下你畫的草圖,同一圖形不同顏色的可重疊紙剪下,同一圖形同一顏色的可將紙折疊剪下
3、把剪下的圖形按照圖案拼貼在底紙上
(1)提示一:同一顏色的底版或接近色底版可以達到較好的拼畫效果。
提示二:單張畫面構圖飽滿,整張拼畫才能更加漂亮。
(2)四人小組合作,小組成員先獨立完成單幅小畫,
教師巡視指導。
注意:小組拼合成整幅拼畫作品時,注意不同畫面的平衡度。
三、作業展評 適當評價
1、各小組把自己組的拼畫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進行互評。
2、師作簡單的點評。
四、拓展:
1、欣賞各種不同材質,不同主題,不同表現形式的拼畫作品。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許多的拼畫作品給大家欣賞,不過在看之前老師有個要求:大家邊 看邊找找拼畫中的秘密?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
?拼畫的制作方式不限(拼貼、繪畫、泥塑、立體制作等都可以)
?一張完整的拼畫由許多單張小畫組成,不同單張可以表現同一主題。單張小圖可以表現同一主題的不同角度,來發揮各自更多的創意。
2、結合學生生活,激發學生創作。
欣賞完各種不同材質,不同主題,不同表現形式的拼畫作品,課后我們來嘗試做一做,拼一拼
第十三課磚石上的雕刻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浮雕的特點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類。
2.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優秀浮雕藝術的欣賞感受,嘗試制作一件半浮雕或線刻作品。
3.通過欣賞和創作,感受浮雕具有的實用性和藝術價值,提高學生對傳統雕刻藝術的興趣。
重點:學會制作簡單的浮雕
難點:根據材質進行合理的作品創作,表現一定的主題。
教學準備:(學生)繪畫工具、材料等。
(教師)實物民族樂器、民樂演奏圖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