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湘教版)
教學目標:
1.了解古建筑的范圍、常見類型、一般特征和有關歷史典故。
2.能以泥為主要材料做一簡約小亭。
3.培養和增強學生對家鄉人文遺產的情感聯系和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能以泥為主要材料做一簡約小亭。
教學難點:采用刻畫、搓條、鏤空、壓板、手捏等制作方法捏造小亭。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展示建筑陶藝小工藝品)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幾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橋。這些小玩意一般用來制作假山盆景和園藝造型裝飾用品。它可以單獨擺放,也可以組合運用。同學們從前面往后面互相傳遞著摸摸看看。
二、引導分析
1. 師:看完了的同學請思考黑板的連線題。陶藝作品上這些局部用了哪種我們學習過的制陶方法:
瓦紋 搓條
亭柱 刻畫
塔窗 手捏
橋面 壓板
屋頂 鏤空
2.指導答題:分組討論后派一位代表上講臺對互相對應的兩個詞語進行連線。
教師揭示答案:瓦紋(刻畫)亭柱(搓條)塔窗(鏤空)橋面(壓板)屋頂(手捏)。
3.小結。同學們有了過去的學習基礎,又經過小組討論,幾位同學順利完成了答題,老師帶來的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這么簡單。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做?
三、布置作業
1.師:今天我們綜合運用已有的陶藝制作方法,設計制作一件陶藝作品“泥做小亭子”。新-課-標-第-一-網
板書課題:家鄉古建筑
2.教師提問。俗話說“方法都一樣,造型各不同”,請想想你將設計制作一個怎樣新穎獨特的亭子來呢?
同桌相互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在剛才的討論中,同學們表達了各自的創作思路,有圓頂亭,有四面、六面亭,還有雙層亭……好!老師期待著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4.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師行間指導,解決有關學生的個別問題。
四、展示評價
1.請學生“一分鐘簡介作品”。
2.分組觀摩。
第10課 演戲
(活動一) 案序:15
一、欣賞導 入
1.教師拿自制的小偶人表演。
2.你們在哪里看過這樣的表演?
3.欣賞小偶人表演片段。
4.出示課題。
小偶人表演的片段影片。
二、交流嘗試
1.出示三個問題:
(1)小偶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
(3)小偶人的各個部分是怎樣固定的呢?
教師分發教具,學生分組進行觀察、觸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