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1
教學過程設計
共案
個案
第一課時1.欣賞揭題。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書中作品《夯歌》、《拾穗》,設問:欣賞了這兩張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 出示課題《我們愛勞動》。 2.討論研究。 (1)欣賞書中第5頁的4幅示范圖,小組內討論:畫中的勞動者是怎樣的動態? (2)交流討論意見,教師小結:人體運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 (3)學生模擬某一勞動動作,其余學生觀察人體各部位的變化,教師適當示范動態線。 3.作業要求。 嘗試描繪自己從事過的勞動。(本課時完成人物的描繪) 4.交流評價。 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意圖,同學互相評價并提出建議。 5.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的圖片資料等 教學過程 1.表揚提示。 教師表揚上節課人物動態表現好的學生創作作品。 2.欣賞啟發。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系。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3)小組活動:欣賞分析學生作品,討論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境來表現主題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現方法?你認為這些學生作品哪些地方處理得特別好? (4)匯報交流,教師小結: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3.作業要求。 將上節課的作品繼續添加勞動的工具和周圍的環境。 4.學生創作。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色彩的運用也應突出主題。 5.交流評價。 展示學生作品,同學互評。 6.教師小結。 建議學生課后多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教學后記
三 年級 上 冊 美術 學科 備
備課人
備課時間
課題
第3課 綠化家園教材分 析新美術教育理念讓我們認識到,小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會欣賞美,會運用美術知識去美化生活,會實踐創造的新一代。本課就是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培養學生美術應用能力及剪紙能力的造型活動課。了解植樹綠化的作用,感知不同樹的造型美感,通過折剪、組合、美化等形式,裝扮家園、社區。教學目標1.了解植樹綠化的作用,學會用綠色裝扮家園、社區。2.學習用折剪紙的方法,表現各種樹的外形,感受不同樹的造型美感。3.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剪紙造型的樂趣。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欣賞和學習折剪紙材樹,培養學生有愛綠護綠的興趣和建設美好家鄉的情感。 難點:掌握折剪樹的各種具體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