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1
課前準備(學生)剪刀、彩紙、彩色水筆(教師)剪刀、彩紙、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設計
共案
個案
第一課時 1.談話引趣。 教師提問:你們知道每年的幾月幾日是植樹節? 植樹有哪些好處? 2.欣賞感知。 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圖片作品,談談感受。3.分析剪紙樹的方法:師生共同討論教材中的問題,研究單獨紋樣和連續紋樣的折剪方法。 (1)對折法。 (2)四連折法。4.作業建議。 用折、剪、添畫的方法,設計制作各種樹。5.學生創作。 教師巡回輔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具體問題。 6.作業展評。 展示:將剪出的各種紙樹,用膠水粘貼在教室四周的窗玻璃上。 講評:師生互評。 7.小結下課。 教師表揚設計造型有新意的學生。小結本課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彩紙、彩色水筆(教師)剪刀、彩紙、彩色水筆教學過程 1.教師指導學生用彩筆畫出“我們的家園”。 (可以畫樓房、學校、社區等。) 2.學生用折剪紙的方法剪出各種不同的樹,在完成的畫面上進行粘貼。 3.作業展評。 4.課后小結。
教學后記
三 年級 上 冊 美術 學科
備課人
備課時間
課題
第4課 立體造型教材分 析 雕塑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以簡潔明快的造型,逐漸步入人們的生活,并由其本身獨特形象所帶來的豐富、具體的內涵聯想,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梢哉f,雕塑作品是抽象與具象的完美結合體。教材選擇了抽象雕塑作為教學內容,適合于三年級學生從低年級“主觀感覺表現期”向高年級“現實感覺表現”過渡期間的身心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對雕塑從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觀感覺表現”的抽象意識,掙脫寫實的束縛,獲得對雕塑藝術的感性認識。教材選擇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園雕塑和中國的現代雕塑《奪》,引導學生比較抽象雕塑與寫實雕塑作品的不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立體造型的興趣。對兩件抽象紙立體造型作品的欣賞可以使學生發現平面的紙材通過卷折、粘貼等方法可以構成立體形狀,在玩樂中的拼拼湊湊、搭搭建建就能感受到現代雕塑的想象力,雕塑藝術離自己并不遙遠,自己原來與雕塑有了親密的接觸。書中的制作步驟圖詳盡地說明了一件紙立體造型作品的完成過程,便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圖中的另3件作品和“想一想”的提示語在啟發學生對立體造型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現力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表現上則有板材和管材等多種形式。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初步了解立體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體構成的美感。2.在學習中知道平面的紙材可以通過折卷、粘貼等方法構成立體形狀,進行紙立體構成練習。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紙的立體造型方法。 難點:使紙立體造型的創作具有一定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