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1
教學過程設計
共案
個案
第一課時1.感受體驗,分析討論。 (1)組織全體同學到操場上課,教師請會騎車的學生騎一騎自行車。 (2)討論:①為什么兩個輪子的自行車在行駛時不會倒?②自行 車由哪些部分組成?(車輪、車座、車把、車鈴和車身)2.欣賞圖片,學習探究。分小組,看課本第10頁,說一說:自行車是怎樣設計出來的?早期的自行車怎樣演變成現在的自行車?3.學生作業。 對照剛才騎過的自行車,畫一輛自行車或有關自行車的場景畫。4.作業展評。鼓勵學生大膽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油畫筆、水彩筆、記號筆、中國畫顏料、水粉筆等繪畫材料可任選一種 (教師)優秀學生作業、各種繪畫顏料和工具等教學過程1.佳作欣賞,導入新課。⑴展示上節課優秀作業,激發學習興趣。⑵揭示課題:設計新式自行車。 2.師生討論,學習探究。 ⑴新式自行車從哪些方面去設計?引導學生討論。(從自行車的造型、色彩、輕便、用途等方面進行改造設計。) ⑵發揮學生想象,開展個性化自行車的設計。教師巡視輔導。 3.作業展評。 (1)請學生談談自己創作的思路、自行車的個性特征和給自行車取的名字。 (2)引導學生評選“最喜歡的自行車”,說說選擇理由。評選“最佳設計師”。 (3)舉辦優秀作業展覽。
教學后記
三 年級 上 冊 美術 學科 備課組長
備課人
備課時間
課題
第6課 四季歌教材分 析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是杜甫眼中的春景,碧與白,青與紅,色彩流溢,春天的美景歷歷在目;“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楊萬里眼中的夏天,碧綠的蓮葉,茂盛而廣袤,陽光映照下的荷花顯得特別的紅艷;“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杜牧眼中的秋天,色調明朗、充滿生氣,充分展現了秋季的美麗;“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眼中的冬天,則因為有了梅雪爭春而更顯活力,色彩鮮明。 那在兒童眼中的四季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本課以《四季歌》為題,意在通過觀察、欣賞一年四季的典型美景,幫助學生了解四季的特點,知道有關色彩的象征意義;學習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魅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和詩畫融合創作的能力。教材提供了春天的櫻花、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梅花的圖片,目的是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觀察比較四季的特點,體會四季色彩象征意義。為了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有關詩畫融合的名家大作或同齡作品,教材還提供畫家笳詠的《春江水暖》、徐英槐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潘天壽的《映日荷花別樣紅》及一些學生作品,并以此激發創作欲望。那么,怎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加強生活感悟呢?讓學生游覽、觀察,感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這樣,學生的創作才會更有生機,教師的教學也更顯得有本有源。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一年四季的知識,能運用花、樹等自然界中的各種景物來表現四季的不同特征。 2.培養學生運用適合自己的繪畫工具、材料表現四季,學習給詩配畫或畫配詩,體會畫畫與作詩互相融合的感覺;能用色彩表現四季的象征景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色彩表現力和綜合創造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四季、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究四季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畫出四季的特點,進行四季的詩配畫或畫配詩創作。難點:畫出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夠在創作時表達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