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嶺南版)
小結 評述學生作業能否表達自我感受。
第二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效果
引入 1.將上節課中作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明白的地方,請學生提出?教師一一解答。
2.想一想大樹爺爺的紋理像什么?
3.畫出大樹干,添上紋理。 1.學生討論作業
2.學生發言,畫出大樹的紋理或你想象中的大樹爺爺。
采用繪畫和裝飾方法畫出一幅用單色線描的大樹。
學生創作 1.學生設計和繪畫。
2.教師巡視輔導 學生要所創新。
小結 教師選出有紋理和想象中的有裝飾的大樹。
課后記 :通過培養學生的線描能力,并注意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把形象感知和美感教育結合起來。
我家的菜藍子
一、教學目的:
通過畫蔬菜記憶畫,學習用恰當的構圖把自己熟悉的星系表現出來,要求表現一個中心,構圖飽滿,有色恰當。
二、教學重點:
構圖要飽滿,要有聚有散。
三、教學難點:
蔬菜的形狀和構圖。
四、課時和作業要求:
1.授課時間(2)課時
2.畫出一幅以自己所熟悉的蔬菜為對象的記憶畫。
3.畫面的蔬菜組合要有聚有散,可加上必要的道具,構圖要有一中心 。
4.要表現出不同蔬菜的外形及色彩特點。
五、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效果
引入 1實物投影機
2欣賞教師手中的畫—我家的菜籃子
3了解決繪畫中存在的問題。
1.欣賞作品。
2.討論問題。
3.回答問題
回憶家中蔬菜給我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講授新課 1、繼續欣賞。
2.課題—板書:我家的菜籃子
3.啟發學生回憶媽媽買了很多的蔬菜,你能說出它們是叫什么名稱?形狀是什么樣子?什么樣的色彩等。
4.指導學生觀看圖課件,并仔細觀察課件中的各種各樣的蔬菜。
4.教師邊講邊示范,啟發學生思維。
(1)欣賞和講解中,從中引出構圖的基本知識,聚散。讓學生知道畫面的蔬菜有時可堆在一起,有時可以分開,放在籃子里或碟子上,加上臺布的襯托,即可形成一以某種蔬菜為主體的中心。
(2)繪畫方法,畫前面的蔬菜,再畫出后面的蔬菜。
1.繼續欣賞
2.回老師的問題。
3西紅柿,紅通通,小白菜,綠油油,小小菜籃真豐富。
4.分組討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學生終結。
2.談出欣賞后的感想。
學生創作 1.選定情節,畫些什么,怎樣布局。
2.先畫出主要部分,然后再配上環境及其他有關的道具。
3.本節要求完成畫面構思和畫出鉛筆草稿。 學生小結:說一說,你認識什么蔬菜,它們的形狀、顏色有什么不同? 采用繪畫方法畫出一幅有組合有聚有散的蔬菜畫。
小結 評述學生作業能否表達自我感受。
第二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效果
引入 1.將上節課中作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明白的地方,請學生提出?教師一一解答。
2.為了更好的襯托重點,畫臺布。
3.上色。蔬菜與背景色彩對比(深與淺、豐富與單純等)要鮮明,主體要突出。 1.學生討論作業
2.學生發言,重點表現蔬菜的色彩和特點。畫面要有聚有散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