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教學設計、反思及評析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律。
2.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學生了解乘法意義,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借助“乘法意義”“找規律”等多種方法探索并發現“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這一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學習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更全面說明對“一個因數中間是0乘法”中“0”的處理,在教材原有“試一試”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題,成為130×5, 402×3, 307×8。以便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后,能對后2題進行對比交流,進而發現402×3中間是0的那位,因為沒有進位,所以這一位寫0,積當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為進位了,所以積當中的0就不見了。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倉山實驗小學位于城鄉結合處,是一所省級示范學校,教學條件較為良好。學校于2000年9月作為教育部福建師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基地參與課改,至今已3年。
任教班級學生參與課改兩年來,對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有所體會、適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逐步提高。
〖課堂實錄〗
(一)討論0×5=?――發現規律
1.算一算:3×5=()
2×5=()
1×5=()
2.找規律:在這一組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個乘數一個比一個小1,積一個比一個小5。
師:按這樣的規律0×5=?
全班同學高聲齊答:等于0。
3.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說明0×5為什么等于0嗎?
生1:我知道5個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師:“0”是不是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呢?咱們再來算幾題看看。
(師板書:0×3, 7×0, 1999×0)
生1:0×3=0。
師:為什么?
生1:因為3個0相加等于0,0+0+0=0。
生2:7×0=0。
師:為什么?
生2:因為7個0相加等于0。
生3:1999×0=0。
師:1999可是個大數,它與0相乘也只得0嗎?
生3:沒錯,因為1999個0相加,雖然0很多,可是相加后結果還是0。
師:從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4: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全班齊讀規律一遍)
(評析這一階段引導學生借助“找規律”“乘法意義”這些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探索并發現“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這一規律。)
(二)試一試――探究算理
師:掌握了這一規律,那么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如,130×5,402×3,307×8,你們能獨立解決嗎?
全班學生信心十足地回答:能。
師:行,打開課堂練習本試一試,算一算。
全體同學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搜集同學們多樣化的算法,并請個別同學將解答板書。
130×5=650
(1) 13×5=65, 130×5=650。
(2) (3) (4)
1 3 0 1 3 0 30×5=150,
×5 × 5 100×5=500,
_____ _____ 150+500=650。
6 5 0 6 5 0 402×3=1206
(1)400×3=1200, (2) 4 0 2
2×3=6,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