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邊有多長》教學設計、反思及評析
(三)運用提高
(學生同桌合作,先測量,再計算。教師巡視,同時給學生指導。)
師:誰能匯報一下你們的計算結果?
(學生匯報,全班進行交流。)
師:通過剛才的計算,你用了哪種方法,與同桌交流一下,看看現在自己喜歡哪種方法?
(學生互相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出示課件,小白兔與小黑兔比賽的動畫場面,兩只兔子爭論都說自己跑的路程多,請學生給評一評。
2讓學生完成教科書47頁“做一做”。
求下面長方形的周長,看一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五)小結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體現新課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從現實生活出發,力求使課堂教學體現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
2注重體現學生的合作交流,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小組合作,同桌合作,使學生能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解決問題,提高認識。
3注重算法的多樣化與思維的靈活性,教學中能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讓學生在探索體驗中學習,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中逐步提高,不斷發展。
本節課不足之處是,由于放手讓學生進行測量,學生不能很好地明確任務,出現了多次上黑板測量的現象,耽誤了一些時間。也由于時間的關系,一部分學生沒有真正體會到哪一種方法最簡便,有盲從的現象。
六、案例點評
本課教學努力體現了《標準》倡導的理念“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這節課教學設計自然、銜接連貫,其最大的特點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較強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合作交流學習數學,理解、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作用,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充分的學習主動權,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培養綜合學習能力。
點評人:耿斌(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教研室)
七、編者點評
本節課的可取之處就在于情境創設以后,學生圍繞“黑板一周的長度是多少”這一問題,動手測量、計算、交流、分析,這樣教學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王老師在教學反思中提到由于時間的關系,一部分學生沒有體會到計算周長哪種方法更簡便,認為是遺憾之處。編者以為這是正常的,應允許部分學生有一個消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