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全冊集體備課教案2
1、 說一說每種顏色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1、 這兩個圖案哪個面積大?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們將數學問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并能將所學應用于生活實際。
課題 面積單位 課時 四 (22)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測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體會厘米²、分米、米²等面積單位。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測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體會厘米²、分米²、米²等面積單位。
教學用具:幻燈,小黑板,每組一個信封,信封里有三張正方形,邊長分別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還有三張面積大約是4厘米²,形狀分別是三角形、長方形和圓的紙片。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借具體實例,來學習面積單位。
二、引導探索
1、每組發給一個信封。
2、今天我們要量一量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有多大。請同學們動手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感覺一下它有多大?
4、動手測量前,先小組討論:要選擇什么樣的圖形作為測量單位(每組只能選兩種),說明理由,再用它來測量。
6、現在我們做格統計。在統計前可以猜猜什么圖形可能被多數小組選為測量單位,最后再看統計結果。(由各組組長報告被本組選擇作為測量單位的圖形,教師再黑板上做統計,完成統計表。)
8、(小結)看來選正方形作為測量單位主要由兩點原因:(1)正方形能密鋪;(2)操作簡單方便。
9、現在請用正方形作為測量單位的小組,再報告一下測量記過。大家一起來看看,對這些測量結果,能提出什么問題?
10、測量同一個圖形,要量出一致的數值結果,惟有統一測量單位。(拿起一個邊長是1厘米的 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厘米²。它是今天我們認識的第一個世界通用的面積單位。
12、用面積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厘米²。
13、用面積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課桌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厘米²。
14、度量稍微大圖形的面積一般以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積單位。用面積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課桌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分米²。
三、拓展應用。
1、用適當的面積單位(cm²,dm²或m²)填空。
(1)一間房屋地面的面積約50 。
(2)一張郵票的面積約6 。
(3)練習本的面積約212 。
(4)單人床的面積約2 。
(5)游泳池的面積約1250 。
2、寫出下面各圖形的面積。(每格1cm²)
3、小組長取出信封里的紙片,這些紙片是干什么的?
5、 互相說一說測量的結果,由小組長把這些結果記錄下來。
7、小組議一議,這張統計表傳達給我們哪些由意義的信息?或者根據它能提出哪下數學問題?然后向全班匯報、交流。